黃文才 作品

第867章 屠夫也配?他搶了死神飯碗



            趙傳薪看著群山,原地脫掉軟金甲走了出來,點上一根菸問:“現在該怎麼走?”

眼鏡上地圖閃爍,南北不斷移動,片刻調整好,星月說:朝南走,找到興凱湖,沿著烏蘇里江發源處向東走,正好完善地圖。

趙傳薪就著寒徹肺腑的凜冽空氣,抽完了一根菸,進入軟金甲繼續上路。

沒跑多遠,就看見一座碎掉一角倒伏在地的界碑,上面寫著——大帶河。

沿著河流向南,趙傳薪看見了稀疏的村落、開發的很潦草的農田,一個黃頭髮的沙俄孩子驚詫的望著他。

趙傳薪及時遠遁,離開人煙,留給了小黃毛一個到處宣揚卻沒人信的傳說。

毛子的百姓沒什麼不同,他們也不願意去窮鄉僻壤定居,所以東邊疆域外被沙俄佔據的地方,其實土地利用的並不好。

眼鏡上顯示時間為下午四點半左右,趙傳薪抵達興凱湖。

其實星月矯正的時間未必是後來的北-京時間,基本以臚濱府經度計算,然後根據趙傳薪所在經度不斷調整。

興凱湖是在簽署《Bj條約》時候割出去的,是中俄界湖。

據說當時是沙俄騙籤,但也側面說明清廷的君臣尸位素餐,一群菜逼。

此時的湖面已經結冰,冰上還有厚實的積雪,如果不踩縹緲旅者,趙傳薪的腳步會陷進去快一米深。

要說景色,也沒什麼,平平無奇一望無際,滿眼都是銀裝素裹。

星月說:你可以深入湖中,鑿開冰面,或許能撈到魚飽餐一頓。

趙傳薪覺得言之有理,說幹就幹。

他當場造了個鐵製的雪鏟,先鬆動積雪,然後用秘境挪走,露出兩米直徑的冰面。

取出精靈刻刀切入冰面,只切一米直徑的冰口。

如今僅剩一米多些的精靈刻刀,竟然沒將冰給切透。

趙傳薪只得在外面一圈以三十度角斜切,鑿出個三角口子,彎腰沿著三角縫隙深入,終於將冰取下。

挪開了冰塊後,水位漫揚至冰面,趙傳薪拿著曾經和徒弟在紅海灘撈螃蟹的抄網在旁邊等著。

真的只需要等。

因為很快,缺氧的各種魚類就遊曳到冰面缺口處呼吸。

趙傳薪眼疾手快,抄網一撈,輕鬆兩條上岸。

天兒有多冷?

一條白魚和一條黑呼呼的魚蹦躂兩下就凍硬了。

趙傳薪又撈了一網下去,水面魚擠著魚,密集的讓人頭皮發麻,這一網或許撈了五六條,但有幾條蹦躂出去了,最後又是隻剩下兩條。

即便有人撈,下面的魚還是前赴後繼的爭先上來透氣。

四條魚,一條是鼎鼎大名的大白魚,三條是鰲花。

關外的魚,民間有個順口溜——三花五羅十八子。

趙傳薪認為鰲花位列三花之首,這魚就以最普通方法紅燒便鮮美無比。

大白魚則位列北方四大名魚當中。

說起來,北方四大名魚,除了黃河大鯉魚外,另外三種都在關外。

水越冷,魚生長越慢,肉質則愈加鮮美。

趙傳薪覺得,人就是百多斤的激素容器和慾望戰場,其實本來沒什麼性格和情緒,所有性格和情緒,都是對體內化學過程的具象描述,一切都逃不了多巴胺的掌心。

想到這裡,趙傳薪說:“四條魚還無法調動我的多巴胺,我帶著些榛蘑幹,星月你探測一下週圍有沒有野雞。”

星月說:有,剛剛我們經過的湖崗上,路過時我檢測到有野雞存在。

那座湖崗長條狀,上面有茂密的松樹和橡樹。

趙傳薪按照眼鏡給出的提示往回走,此時天色已經放黑,當他找到野雞的時候驚動了它,卻見野雞一頭扎進了雪窩子裡。

趙傳薪:“……”

這麼二逼的麼?

既如此,那就別客氣了,他一手拎著野雞翅膀,一手擰斷了野雞脖子,切開放血。

隨著趙傳薪踩踏縹緲旅者往回走,血跡淋淋拉拉的灑落成一條直線,在雪地上還挺顯眼的。

凜冽寒風中,他用精靈刻刀,在冰上切割出一塊塊十公分厚的長方形冰磚,用舊神坩堝烙印輕微融化冰磚邊緣,然後瞬間凍結,冰磚便與冰面粘上。

這樣就地取材,邊割邊砌,很快一座圓頂的冰屋便搭建好。

除了冰屋頂部和底部各留個出氣孔,趙傳薪將眼插在了內外,將冰屋封死。

進入後,終於感受不到寒風了。

他活好,比日入七百的泥瓦大工還好,切的冰磚整齊,蓋時候都不用水平儀,星月直接通過眼鏡給校準,冰屋建的嚴絲合縫。

趙傳薪同時拿出三口鍋,一口鍋清蒸白魚,一口鍋燉三條鰲花,一口鍋小雞燉蘑菇。

榛蘑要用熱水泡,泡開了再攥幹,等野雞燉了一會兒再加里面。

這樣榛蘑能吸滿湯汁,姑爺子上門能連幹五碗大米飯。

野雞畢竟不夠肥,所以趙傳薪爆鍋的時候用了許多豬油。

別說什麼脂肪、膽固醇……天寒地凍的,不多吃點油星誰能扛得住?

戰神也不行啊。

所以關外人喜歡濃油赤醬。

等白魚清蒸好,趙傳薪卻沒有動筷。

他剃掉了骨刺,將肉裝盤裡放旁邊陰乾。

換平時趙傳薪操控舊神坩堝烙印燉菜,高低要叼根菸,順便分心二用讓星月調出各種數據研究作為娛樂。

可今天實在太累了,跑了一天,加上此時腹中空空如也,血槽快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