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870章 難道本知府也是天才

幾個日本憲兵轉過牆角,早已失去了趙傳薪影子。





棒子路人撓頭:“剛剛他還在呢……”





用不著他說,剛剛幾個日本兵也看見了,還氣的咬牙切齒。





幾人又進了池田洋品店,仔細詢問,店主搖頭,堅決否定有他們形容的戴著奇特帽子的人進來。





於是日本兵怏怏而出。





趙傳薪沒有多做糾纏,留下了插在池田洋品店頂樓亭子上的13號銅眼,繼續向北探索。





他脫掉了鹿皮和襖子,換上了羊毛大衣,穿上了軟金甲。





沿途兩側夾山,森林之茂密令人咋舌。





地勢低處,到處是雲杉、冷杉和落葉松。





地勢高處,楓樹、花楸和橡樹、亞矮松、千島竹、樺樹、白樺、白楊、榆樹、鳥櫻桃、紅豆杉還有柳樹等等……





幾人合抱高聳入雲的樹木比比皆是。





交錯縱橫的河流,隨處可見彷彿獵之不盡的野生動物,種種資源看的趙傳薪哈喇子好懸流出來。





他看見了日本人的伐木工廠和造紙廠,看見了日本人開的煤礦和已經停工的金銀礦。





據說,庫頁島的石油資源,已經趕得上國內總儲量了。





更別提海產品。





這麼一處風水寶地,活該被他趙知府惦記。





趙傳薪行了百里,便穿出了穀道,來到海邊。





他的左側是群山峻嶺,再在陸上走就要沿著海岸線進發。





趙傳薪乾脆在結冰海面疾馳。





沿途不能說人少,只能說人煙寂寥。





走了快二百公里的時候,抵達了波羅乃河谷最南端。





在海邊有一座日本人的小村落,叫泊岸村,人不多。





趙傳薪沒進去,看的直搖頭。





沙俄和日本胃口很大,但他們根本無法有效開發這座島嶼。





人太少了。





趙傳薪先去了一趟東南邊,探索了東庫頁島山脈東南末端。





剛到,就覺得腳下震動。





趙傳薪一愣:地震了。





震感明顯,但沒什麼傷害。





看來這裡應當是地震帶。





他轉身往回返,重回波羅乃河谷,沿著波羅乃河向西北而去。





終於在北緯四十九度附近,看見了日軍和俄兵的身影。





日軍攏了一堆火,大聲嚷嚷:“一群手下敗將,何以言勇?”





另一邊,冰天雪地裡喝酒的俄兵仰著紅臉膛甕聲甕氣:“凍死那些那些小鼻子鬼子,看誰能挺到最後!”





沙俄也管日本人叫小日本、小鬼子、小鼻子。





因為雙方體貌特徵差距太大。





在俄人面前,日本人好像孩子一樣矮小。





趙傳薪的軟金甲黑白相間的顏色,到了這裡反而成了最好的天然偽裝,距離他們很近,近到足以聽見雙方互相友好慰問,令趙傳薪感動不已。





星月說:日本人在庫頁島有一個聯隊,約麼2500人,波羅乃河谷處人數佔總人數五分之三。按照地圖,我推測沙俄至少有5000兵力,在波羅乃河谷駐防的兵力也應在1500-2000人之間。





趙傳薪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如果發生衝突,對抗時,他需要同時面對沙俄和日本共3500人的兵力。





不過波羅乃河谷的地形對他有利,若是過了冰封期,這不遜於額爾古納河的波羅乃河會成為天然障礙,河谷兩側的密林更是趙傳薪的作戰樂園。





趙傳薪問星月:“如果建立個總部,你說建在哪裡合適?”





星月說:西庫頁島山脈,西側零散居住費雅喀人等原住民,東側基本被日本人佔據,中間是山脈。東西山脈中間是波羅乃河谷。你在打日本人主意,我的建議是,其一在敷香廳的敷香郡-泊岸村;其二在惠須取支廳的名好郡-名好町;其三在豐原市。





說罷,給趙傳薪在眼鏡上放出地圖。





如果按人口和繁華程度,豐原市最好。





如果說對日俄雙方大部隊威脅最大,則放在泊岸村最佳。





如果想要距離庫頁島原住民費雅喀人近,則放在西海岸的名好町最方便。





但好在距離對趙傳薪都不是問題。





趙傳薪想了想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就在名好町和泊岸村各建一座辦公所。我的人長期駐守在名好町,因為那裡安全,我自己駐紮在泊岸村。”





星月問:你想好後續如何操作了嗎?





“那必須的。”趙傳薪呵呵一笑:“多管齊下。挑撥離間,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星月:……





或許連它都覺得,趙傳薪的計劃顯得鬼祟而猥瑣了。





趙傳薪在泊岸村西邊25公里外的山腰,找了一棵二十多米的冷杉,讓星月銜著銅眼插在了樹冠上,居高臨下能俯瞰周圍環境隨時傳送。





然後他連飯都沒吃,沿著西庫頁島山脈間的一個個小山坳穿行。





穿著軟金甲有個好處,就是不怕掛樹枝和草籽。





趙傳薪捋著河流前進,找到一條毛子立的石碑,前面是一條寬寬的山間大河,叫列索河,也可以翻譯為森林河。





沿著列索河一直向西走,趙傳薪眼前豁然開朗。





星月說:按照地圖,這裡就是名好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