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893章 你張個血盆大口要咬人啊

賴川淺之同樣橫眉冷目:“張大人,我已經差人核算好損失。四國丸號船尾受損,損失23萬日元;矢風號上指揮儀、探照燈、測距儀、4英寸主炮和兩門副炮、瞭望哨、配電室、艦橋、煙道、張線等具已嚴重受損,共39萬日元;西澤吉次以及一眾日商傷亡,卹金共20萬日元;如今我們人從島上撤離,島上貨物與建築共計損失27萬日元。一共是109萬日元,我要求立即賠償!”





張人駿倒抽一口涼氣。





狗日的,你怎麼不去搶?





他深吸一口氣,搖頭:“無憑無據,張嘴便要賠償,斷然不可。”





賴川淺之死死盯著張人駿:“你們水師率先開炮,形同宣戰。既如此,那麼貴廷做好戰爭的準備吧。”





清廷最怕的就是開戰。





一嚇唬一個準。





張人駿也深知這一點,立刻感覺頭皮發麻。





他左思右想,竟然想不到破局的好方法。





實在是賴川淺之逼迫過甚,哪怕他蒐集證據都有些來不及。





張人駿忽然想到了一個人,他故作鎮定道:“開戰?貴國開戰,可有將某人算計在內?沒錯,正是德國人口中的炮艦終結者——趙炭工!”





獻祭趙炭工法力無邊。





賴川淺之的臉上,明顯閃過一絲顧慮。





可旋即有恃無恐的大笑起來:“張大人有所不知,如今趙傳薪在漢口成立了維和局,海牙的軍備限制委員會已經承認了維和局的存在,他如今是和平人士,不會參與任何戰爭。如果張大人寄希望於趙傳薪,那趙傳薪恐怕要讓張大人失望了。”





張人駿聽到了些風聲,但未窺探究竟。





他臉色一滯,鬍子抖了抖:趙炭工,你糊塗呀!





最後,他敷衍了事打發了賴川淺之。





然後立即召人去打探維和局的事情。





他覺得趙傳薪這次出了昏招,如果沒有這勞什子維和局,趙傳薪就是一塊殺手鐧,每當有人威脅他他就能祭出來。





可現在好了,底牌沒威力了。





當然,他們用“趙傳薪”這塊招牌的時候,基本不會去徵求趙傳薪的同意。





很快,張人駿就知道了發生在漢口的事情。





見趙傳薪居然用維和局來斂財,張人駿瞠目結舌:不該啊,趙炭工不是那等見錢眼開的人啊?





他立即發電報去漢口,可當陳夔龍收到電報後,遣人去維和局想要拜訪趙傳薪的時候,如今在維和局坐鎮的遲一生樂呵呵告訴他:“我們校長已然班師回朝,找他要北上去臚濱府,或許校長會在臚濱府再開個維和局。”





收到回信的張人駿琢磨了半晌,既然維和局專門調和矛盾,那不如花錢請趙傳薪給清廷和日本調和矛盾好了。





只是,他覺得趙傳薪回臚濱府要十天半個月,他也要向外務部請示,所以現在關鍵就一個字——拖。





……





因為交通、信息的不暢,過去人類對世界總人口數量多是臆測。





譬如1800年,有人連蒙帶猜加上少許的求證,得出個結論——世界總人口大概在8億人左右。





而在1900年,有人推測世界總人口達到了16億,是百年前的兩倍。





亞洲人口,在1800年的時候,佔據世界的2/3,而在1900年的時候,份額降到了55%,但依舊人口最多的地區。





歐洲人,在1800年,據說只有2億左右。





而在1900年,已經漲到了4.3億。





在中國,清初之時,國內人口才堪堪7千多萬。





到了清末,雖然幾經戰亂,人口卻爆炸激增到了4億。





如果說如今世界只有16億,中國獨佔4億。





西方人說這是因為他們把文明帶到了東方。





而事實上,戰亂沒讓人口減少,反而激增的原因,本質是因為戰爭方式改變了。





冷兵器時代,每當戰亂,總是十倍乃至數十倍流民衝擊少數王朝精銳部隊,亂民很慘烈,但精銳的消耗也十分可觀。





想要推翻一個王朝,需要用人命來滾雪球。





當戰亂後,人少了,土地和人口比例重新均衡,新的治亂輪迴開始了。





而近代則不同,火器的崛起讓戰爭中各方勢力擴充實力時,不再竭澤而漁和窮兵黷武。





因為人數的多寡不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反而是足夠的財力和精良的火器才能左右戰局。





因而,比起以往,戰爭發生時,沒有那麼多人脫離生產投入戰場,這才是人口增長的關鍵。





關外人口,十年前只有300萬左右,多半都在奉天一帶活動。





在1908年年末,人口增長到了1600萬。





其中900萬左右人數依舊在奉天,或者奉天周邊地區生活。





400萬人,大概在吉-林和長-春府以及周邊生活。





而臚濱府有多少人呢?





或許趙傳薪實際掌控的地盤,加上他名義上掌控但實際未掌控區域,加一起可能都不足50萬。





這些數據,是姚佳和張人駿整理的。





因為最近和港島的李光宗頻繁交流,他們得知李光宗喜歡研究分析數據。





他們深受啟發,也開始玩起了各種數據。





張壽增作為外務交涉局總辦,經常和沙俄駐海拉爾總領事吳薩締交流。





吳薩締是個表面謙謙君子,背地裡挑撥離間的醜惡小人。





張壽增早就知道了這點。





他甚至得知了吳薩締秘密接觸蒙地各大喇嘛寺廟以及草原王公,想要煽動他們造反的事情。





如今臚濱府和沙俄的局面較為平穩,且得之不易。





所以這種事,張壽增和姚佳都不敢告訴趙傳薪,生怕趙傳薪哪天不開心了,去沙俄駐海拉爾領事館將裡面的外交官屠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