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靜守 作品

第991章 倪老點頭


  用了足足五天的時間,倪老對華騰工業集團的情況做了一個全面的瞭解,當五天的參觀結束之後,倪老忍不住感慨的對張起航說道:“小張,你們集團的底子真的太好了。”

  有些話倪老不好直說,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就憑藉華騰工業集團所展露出來的這些底蘊,可以說是再沒有比他們更適合做芯片的企業了。

  只是一想到華騰工業集團是一家以汽車製造為主的工業製造集團,這話他就說不出口。

  張起航點頭道:“是吧?我也覺得以我們集團的底子,不做edA和芯片有些可惜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起航覺得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在藏著掖著了。

  “什麼?!”

  倪老頓時吃了一驚,連忙問道:“小張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倪老,我是什麼意思,您還沒看出來麼?”張起航笑著道:“都到了這個份上了,我就給您實話實說好了,我們省裡準備以我們華騰工業集團為首,由我們華騰工業集團牽頭,上馬edA軟件和芯片項目。”

  倪老微微皺起了眉頭:這個小張,莫非也在算計自己?

  但張起航話語中提及的這是魯省在運作的一個項目,又讓他心裡泛起了幾分希望:如果這個項目有魯省的官方背景,那倒是有那麼一點希望……筆趣閣

  張起航也不以為意,不慌不忙的說道:“倪老您或許以為我們這是一拍腦門的決定,低估了這其中的難度,但我們這麼做,也是有自己必須這麼做的理由……您要聽聽嗎?”

  倪老點點頭:“你說。”

  “先說芯片,”張起航說道:“倪老您不是汽車行業內的人,可能不是很瞭解,在現代汽車工業當中,電子系統在汽車當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成本在整車當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也就是說,汽車這個東西,已經從早期的機械產品變成了一個機械和電子電氣高度混合的產品。

  而縱觀全世界,任何一種機械以電子混合的產品,發展趨勢都是電子系統和軟件的成本在整個系統成本當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一點在機床領域當中表現的格外明顯,從早期的純機械機床到現在的高精度數控機床,電子系統的成本在整個機床系統當中的成本已經超過了60%。”

  倪老其實是想要反駁的,但聽張起航提到了數控機床,他就不說話了:確實,汽車行業自己是不怎麼熟悉,但如果將這種機械與電子混合的情況放到機床領域,一臺高精度的數控機床,電子電氣和軟件系統的成本確實是遠高於機械部門的成本的。

  他努力靜下了心,想要聽聽張起航下面會怎麼說。

  張起航接著說道:“基於這種認識,我們認為汽車行業的發展也是如此,隨著技術和電子科技的發展,機械部分的成本在整車成本當中所佔的比例將會越來越低,而電子電器以及軟件層面在整車成本當中所佔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此外,我注意到,在福特、通用、寶馬以及奔馳等這些國際一線汽車製造企業當中,他們的設計人員開始讓發動機eCu承擔起了越來越多的功能,發動機eCu有從‘發動機的大腦’向‘整臺汽車的大腦’的方向發展和進化的趨勢……”

  說到這,張起航凝望著倪老,誠懇的說道:“倪老,您是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對單片機和通用系統也有很深的認識以及見解,您應該很明白,一旦發動機eCu開始成為汽車的大腦,而我們又沒能夠掌握eCu的製造、尤其是eCu裡面如Cpu等各類關鍵芯片的設計和製造能力,對於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而言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咱們好不容易開始有了起色的汽車工業,不管發展到什麼程度,只要不能夠自己設計、研發和製造eCu裡面的關鍵Cpu芯片,我們都會淪為歐美日等汽車芯片供應企業的打工仔,我們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汽車,卻只能維持有限的利潤,更多的利潤都被德意志博世、東瀛電裝、米國德爾福等這類國際頂級的汽車電噴系統供應商給拿走了。

  而他們之所以還肯給我們留下一點利潤,不是他們有多麼心慈手軟,完全是因為他們將我們當成了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而更要命的是,這是在和平時期,一旦兩國發生了衝突,哪怕只是經濟領域的衝突,這都有可能成為對方要挾的手段之一——比如在某個商業談判中,如果我們不答應給他們的某個條件條件,他們就聯合其他幾家eCu供應商對我們實行斷供,到時候我們哪怕有1000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也沒用,沒有eCu,這些汽車只能停在那裡一動不動,根本沒辦法交付給客戶使用。

  所以在我看來,如果說2000年之前,發動機和變速箱是一輛車上面的核心技術的話,那麼從現在開始,一輛車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已經從發動機和變速箱逐漸過渡到了eCu、tCu以及圍繞著這些系統而出現的系統調校能力、優化能力以及標定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