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張三丰 作品

第七十三章在壽春建一座書院

  有這麼多讀書人在,自己為何不建立一個書院,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傳出去!

  能夠傳承下來的諸子百家,最先要做的,就是要生存下來,所以諸子百家的各種典籍多年來肯定是一次接一次的修改,以適應政策的變化。

  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諸子百家全部使用來治國,但這卻永遠只是理想。

  文化學派之間的爭鬥同樣也是你死我活,諸子百家留到現在的可沒有多少了。

  更為麻煩的是,如果諸子百家沒有一個主體來吸收各派,必然會造成大秦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混亂甚至是分裂,這比地域的分裂還要嚴重。

  所以將百家融為一家,將大秦的文化完全統一,對自己來說就是勢在必行。

  現在的諸子百家,自己沒有一個滿意的。

  至於從後世將成熟的思想體系照搬過來,趙文也從來沒有想過。

  文化的形成,必然是結合了當時的環境,照搬過來不但無法融入大秦,還極容易造成混亂。

  如果自己建立一個書院,將後世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傳出來在書院之中討論,最後結合大秦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然後以諸子百家融入其中,才是最為適合現在的大秦的。

  “召劉邦、蕭何、范增來見我!”

  趙文就算是逛街,周圍也有著大量的錦衣衛和楚王宮中內衛保護,話音一落,身邊不遠處一個穿著普通人衣服的太監一禮之後消失。

  而趙文則是看起了街上的店鋪和貨物。

  大量的珍寶和白銀動到南方十幾國,又將無數物品從這些地方運了回來,讓現在的壽春物資充沛至極。

  別的先不說,只說楚王宮中,恐怕自這座王宮建成之後,就從沒有填滿過的庫房,現在有許多已經被裝的滿滿當當。

  想到如今壽春缺少各種工匠,看向南方,趙文眼睛頓時一亮。

  大量的物資被運出,要是在將各種工匠吸引到壽春來,現代國家被這樣割韭菜都無法承受,他就不信,這些小國還能夠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