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張三丰 作品

第一百四十六章君不正,臣投外國

  不止是大秦的文武,就是漢初也是一樣,一言不合臣子直接自立或者是投向匈奴。

  呂雉死後,一群大臣衝進皇宮不但殺掉了所有呂氏,連皇位上呂后的兒子當朝皇帝都被這些人喊著非劉氏子的名義亂刀砍死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貴族常態,只忠於自己的家族,至於其它人,則是看利益。

  只有在漢武統一了文化意識,建立了真正大一統的含義之後,才在這片大地上建立起了忠於大一統帝國的概念。

  隨手將紙扔給楚一:“傳旨錦衣衛,上門抓人,謀反可是株九族的,審出口供之後女眷移送教坊司,男子送到刑部依法處理,明正典刑,以為後來者戒!”

  趙文可是記的,這個時代雖然有株連之罪,但卻沒有真正定義過什麼是謀反,碰到謀反應該如何處理,至於株九族這種酷刑更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時代。

  既然沒有忠誠於一個帝國的概念,自己就用殺戮和實力來告訴這個時代,當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出現時,需要什麼樣的大臣和百姓。

  也告訴如今的大秦文武,什麼事情他們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另將這張紙給軍閣首輔送過去,一次處理這麼多朝中將軍,也要告訴軍閣一聲。

  大秦的將軍之中,趙文最為看重的,只有王翦一人!

  一個王翦在趙文看來,就能夠頂過千軍萬馬,在加上章邯、韓信、呂澤,這就是四個帥才,有這四人在,無論在任何世界之中,除非碰到碾壓性的實力,要不然可以無往而不利。

  至於其它,不過是自己前進過程之中的點綴罷了,如果他們不滿,自己還真不介意給他們一個適合身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