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張三丰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五章文官體系的試探

  看向手中內閣幾人剛剛送來的條陳,趙文皺了皺眉直接拒絕。

  呂惠卿為蜀州刺史,章惇為揚州刺史,蕭何為荊州刺史,趙文沒有意見,畢竟這三人都有宰相之才,在歷史上也都當過宰相,管理一郡數百萬人沒有任何問題。

  但近千萬人進入大秦,加上以前的人口,大秦一下子要多出好幾個郡出來,對於內閣上報郡守的人選,趙文卻極不滿意。

  上一次在楚地,新分出來的幾個郡所報郡守就全部都是秦地縣令,這一次分出來的幾個上報的郡守居然還是秦地出身的縣令,這已經不是任命官員了,完全就是論資排輩。

  這幾日趙文一直呆在內閣之中,就是要與內閣一起,為大秦建立一套官員升遷的制度出來。

  “吏部就是掌管天下官員的地方,你是吏部尚書,難道就只知道以出身和地域來選拔官員?”看向吏部尚書馮去疾,趙文語氣之中帶著諷刺。

  “臣有罪!”馮去疾一臉煞白的跪倒在地,趙文這樣說,簡直就是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無能了,按照出身和地域選拔官員,更是帶著結黨營私,這樣的罪名別說是他馮去疾,就連內閣首輔王綰都背不起。

  “請陛下示下!”王綰神情尷尬,一直以來,流傳下來的官員升遷制度就是世卿世祿制和舉薦制,由上位者來舉薦自己認為有能力的官員,但現在,陛下要自己憑空建立一套新的選拔制度,這讓他完全無處著手。

  “這是內閣的責任!”趙文起身向外走去,一直走到門口,才轉頭冷冷的道:“若是連選拔官員內閣都無法拿出一套合適的制度,恐怕朕就要考慮如今的內閣是不是有問題了!”

  大秦現在差不多聚集了各代官員,甚至連清末的都有,張居正這樣的大明宰相就在秦地當郡守,呂惠卿、章惇、曾布這三人當過宋代宰相自己也說過,只要內閣想,各種各樣的制度要什麼有什麼。

  可現在,已經幾天時間了,居然還無法拿出一套官員升遷制度出來,這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內閣自己本身不想讓這種制度出現在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