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張三丰 作品

第四百七十章文武百官上朝

  “許多百姓家中只有一件衣服,誰出門誰穿,其它人只能夠躲在家中,或者是夜間出門幹活,為什麼衣物會如此缺乏?”

  “朕記的帶回的種子之中就有棉花的種子,卻從沒有人提過,到底種植在了什麼地方?”

  “百姓肆意開荒,開墾出來的土地多到自己無力種植,富戶家中熟地招募不到足夠的勞力,讓大量的熟地閒置應該由誰來負責?”

  “在九江郡時,朕就在建設醫師學院,但到現在,我大秦依然還有許多地方缺少醫師!”

  趙文緩緩轉頭看向下方文武,整個大殿之中氣氛彷佛要凝固一樣。

  別的倒也還罷了,只說金屬,每個世界帶回的武器都是數以千萬計,這些要是全部鑄造成農具,怎麼也不會發生大秦百姓還在使用木製甚至石制工具的地步。

  “回陛下,這些兵器重新冶煉後,配到了各郡縣郡兵和屯田兵手中,尤其是屯田兵,每人一套工具,需要大量的金鐵,還有各地少府的農莊,也配有大量的農具!”工部尚書內史騰上前一步道。

  先優先為軍中提供,這是常識,少府所產是大秦國庫的積累,必須先配齊,這也是他的職責,對於此事,他問心無愧。

  趙文算了一下,數千萬屯田兵,加上數百萬計的郡兵,還有各縣都有開設的少府農莊,所需要的工具數量,也是頓時無言。

  “臣在西北開墾出十萬畝農莊,全部種植棉花,軍中今年新衣全部為新種植棉花所制!”

  少府令劉邦上前一步,拱手道:“但就算臣想盡辦法,百姓依然不願遷移到西北居住,至於其他地域種植,無論質量和產量都無法與西北相比!”

  說話間,劉邦臉上也是一片無奈,現在大秦田地太多,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根本沒有人願意到西北去,所以就造成他手中有著最好的棉花種子,卻無法擴大種植。憾綪箼

  如果是以前,他還會分散到大秦各地,但從陛下帶回來的典籍中,就能夠看到,只有西北,才是最好的種植之地,其它地方種植完全就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