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好萊塢1980 作品

第八十五章 圈內人和圈外人


  “無盡的愛”開始全面選拔男女主角的消息,通過媒體放了出去。羅納德忽然就忙了起來。

  無數的少男少女,懷揣著一夜成名的夢想,都想來試試。

  這次的試鏡,和“名揚四海”劇組那種屠宰場式的幾千人同時試鏡不同,“無盡的愛”沒有那麼多群演和普通演員需要招募,只有一個男主角和一個女主角是主要的選拔對象。

  所以試鏡是通過各種演藝團體,演藝學校,劇團,經紀公司放出消息,由各組織初步篩選以後,才會送到選角工作室,供導演和製片人挑選。

  不過饒是如此,還是積累了很多演員的照片。幾個星期下來,導演弗蘭科·澤菲雷利,和女配角雪莉·奈特都會抽空過來,由朱莉婭·泰勒向他們推薦人選。

  形成的習慣是這樣,朱莉婭和導演一組,主要看男主角。羅納德和雪莉·奈特一組,主要看女主角。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配合,表面上的理由是羅納德是20歲的年輕人,對女主角會有天然的直覺性看法,是不是性感,是不是誘人,讓人犯罪的那種。

  這部電影裡,男主角戴維,為了能和女主傑德親近,不惜假裝縱火,要燒了女主家的房子,如果羅納德不能覺得女主想讓人犯罪的話,這個主要劇情就不太成立。

  而男主角戴維在劇本里也像行走的雄性荷爾蒙,不光女主傑德不顧父兄的反對,一定要和他親近,而且在父親死於意外之後,傑德的母親安還想勾引他。

  這樣的男主角得長成什麼樣?還是中年女性朱莉婭·泰勒的直覺最準。

  至於真實的原因嘛……

  羅納德不想和導演弗蘭科·澤菲雷利那個老玻璃在一起,雪莉·奈特又想擺脫導演的干擾,不讓波姬小斯入圍。

  這個15歲的少女,太過漂亮,任何中年女性,在她周圍出現,就會像在陽光下的燭光那樣,被所有觀眾忽視。

  導演弗蘭科·澤菲雷利到樂得輕鬆,反正錢給的多,拍完就能回去意大利,導演他喜愛的歌劇了,還能和各位年輕貌美的男主角人選親密接觸,美滋滋。

  不管他們兩個,在1980年第一期的“綜藝”雜誌上怎麼說,“無盡的愛”是媲美莎士比亞羅密歐和朱麗葉的傑作,自己要怎麼努力把它拍成經典,私底下各人都有自己的算盤。

  經過兩個月漫長的選角過程,羅納德心裡更加清楚了,這部電影所謂的選角,特別是主角,決定最後人選的不光是角色和人物的契合,也不光是從商業角度考慮,更重要的其實是局內人的私心。

  要進入最後的試鏡名單,除了需要不擋別人的路以外,還要看演員的背景和關係。www..lΑ

  比如“無盡的愛”劇組,基本上導演和雪莉·奈特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導演弗蘭科·澤菲雷利可以決定男主角的最終候選名單,雪莉·奈特靠著和古貝爾的關係,也可以對女主角的候選名單施加很大的影響力。

  因為這種權力劃分,羅納德這邊的女主角選角,基本上變成了圈內人和圈外人兩個部分。

  所謂圈內人,是父母就是演藝界的知名人士,關係廣,來頭大,可以施加影響力的地方較多。比如珍妮佛·傑森·李,她是著名男演員維克·莫羅的女兒,又是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