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好萊塢1980 作品

第三百四十章 電影賣座的三要素

  看起來,也許他們對“家有惡夫”,還是挺喜歡看得。

  那些密集言語的哏,可能小鎮的觀眾都不一定理解。但是這種節奏較慢,靠劇情來慢慢搞笑的喜劇,說不定也正好符合他們的審美?

  想起海倫·斯雷特在電影裡略帶呆板的簡單演技,或許那些小鎮青年,更喜歡這種美女配上簡陋的演技也說不定。

  說起來,那部“渾身是勁”的導演,就是海倫試鏡失敗的“成功的秘密”的導演,赫伯特·羅斯。

  他導演的電影,其實節奏和技法都比較老了。“渾身是勁”的故事也很不符合大城市青年的審美,卻還是拿到了八千萬美元的國內票房。

  羅納德越想越對,這個說不定就是票房成功的一個規律。

  他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認為的票房成功的秘訣。

  第一,故事本身要流暢好看,不能有特別讓人出戏,注意力渙散的部分。高深的導演技法,和演員特別出色的表演,並不是賣座的必要條件。很多觀眾其實看不出來。

  只要觀眾在那一個半到兩個小時裡覺得好看,之後能對親友推薦,就能夠達到要求。

  第二,面對的觀眾群體要越大越好。如果是面對青少年等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群體,要拍一點他們喜歡的內容。如果是面對音樂之聲那種消失的觀眾,則要給他們一個必須回到電影院去看的理由。

  第三……

  羅納德想了想,好像也沒有第三了。能做到這兩點的電影,一般在票房上都不會出大問題。

  對了,要是電影插曲能夠同時成為流行歌曲,那就更好了。這就是第三個要素。

  羅納德盤點了一下自己拍的電影,好像都有那麼一首歌曲,在上映的時候成了排行榜名列前茅的歌曲。

  現在要把電影觀眾請回電影院的宣發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流行音樂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能讓聽了歌曲的人,也想去電影院看看電影拍的如何。

  在這個電視佔據絕大部分成年人娛樂時間的時代,一部電影要想賣座,那麼讓觀眾知道這部電影好看在哪裡,和電影本身是否好看,是在一樣重要的位置上的,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鈴鈴鈴鈴……”

  電話鈴聲響起,羅納德還在推敲自己的總結,好像沒有聽到鈴聲一樣。響過四聲以後,電話自動轉入了答錄機。

  “你好,這是羅納德的家。我現在並不在家,如果你有事聯繫,請在滴的一聲以後留言,或者打我經紀人的電話。”

  “羅納德,是我,艾迪。接電話,‘辣身舞’那邊的製片人,想請你談談製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