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忍冬 作品

第59章 第 59 章


 裴慎心知肚陰,偏偏他已入局。若此刻拒了範意之,事後一頂坐視倭寇的帽子栽下來,他一樣要被問罪。


 左右為難,進退無路。


 裴慎心中冷笑,暗道果真是人老成精,只他養氣功夫極好,便一把扶起範意之,溫聲道:“範大人何至於此。國朝安危,本就是我等職責所在。"


 範意之見他應了,難免鬆了口氣,順勢被他扶起,兩人互捧了幾句,裴慎這才道:“既然午時羅宗、徐青便已入城,想來倭寇在秣陵關劫掠一二後便也要來了。”


 範意之正色道:“老夫與王大璫早已下令,懸起吊橋,緊閉城門,且發了告示,徵發了城中青壯上城守衛。王大璫此刻恰在城門上巡視。”


 範意之本就心中焦慮,又見他嘆氣,難免追問道:“可是有甚不妥之處?”


 裴慎憐憫道:“若真是倭寇大軍壓境倒還好了,南京城只要守衛得當,事後朝廷問罪起來最壞也不過貶言罷了。可若真是小股倭寇一路打到南京城下,朝廷顏面盡失,範世伯只怕晚節不保。”


 唯獨口右丘部尚書結字大此


 說得上汗的


 這遷實在跳中了範音之的陷憂


 赴人士方


 這話頭任做中了範意之日隱憂。整個角泉,說得上市的,唯獨只有共部向書與鎮守太監。


 那太監宮裡有人,又不掌兵事。到頭來,一應罪責,俱掉在他這兵部尚書頭上。


 “賢侄可有法子?”既然裴慎將稱呼換成了世伯,範意之即刻打蛇隨棍上,親親熱,口稱賢侄。


 裴慎笑道:“法子倒是有一個。”語罷,見範意之焦躁難安,他自己也念著尚在南京城外、隨時隨意可能遇到倭寇的沈瀾,心中也急切,便不賣關子,直言不諱。


 "要想破局,便要將這群倭寇盡數留下。"裴慎說得風淡雲輕,可其間血淋淋的殺氣溢於言表。


 範意之哪裡不知道這法子,可他實在無奈,世襲的軍戶早已爛了,裡頭不是老弱病殘,便是一幫吃空餉、喝兵血的兵油子。


 半晌,範意之只好苦笑道:“不瞞賢侄,南京守軍軍紀渙散多年,光是防守南京都已吃力,老夫還得徵召民間青壯來守城,便是生怕這幫兵油子不出力。”言下之意,防守都困難,別說主動出擊了。


 裴慎久於宦海,自然知道各地的衛所都一個爛樣。就連當年他在山西,也是將兵丁足足訓練了三年,方能一舉擊潰俺答。


 心知肚明這些情況,裴慎依舊提出出城痛擊倭寇的辦法,那便是心中已有定計。


 “南京守軍共計前、中、後三個千戶所,摺合人馬約三千人。世伯只需傳下令去,只說擊潰了俺答的山西裴巡撫恰在南京。”


 裴慎淡淡道:“再問問這三千人裡,可有人願意隨我出城,博一場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