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忍冬 作品

第94章 第94章



 裴慎呼吸一緊,心道她果真敏慧,便斟酌道:“一來你和潮生與我的關係,並無人知道。所謂的上路也不過是扮成商隊,遠遠的綴著罷了。決計不會與餘宗等人見面。”


 “二來餘宗宣讀的聖旨中並無謀逆二字,不至於連坐,陛下多半會以我和父親是妖書案主謀的罪名將我二人誅殺了去。”


 “況且我與父親並無過錯。我父北伐有功,我任事多地,尚算有幾分功績,殺了我二人便已經群議洶洶,若要株連開來,陛下……”他本想說不敢,卻又覺得自己如今正忠君呢,不太恭敬,便換了個說法,“陛下不會的。”


 聞言,沈瀾越發辨不清楚,她時至今日都懷疑裴慎要赴死,是不是在騙她?可偏偏歷史上,堅持氣節、含冤被殺的人物比比皆是。


 裴慎是不是忠君的士大夫?沈瀾根本不敢確定。便是懷疑裴慎有後手,可這後手,小一些的聯絡朋黨,洗刷冤屈,大一些的起兵謀逆造反。偏偏沈瀾都沒證據。


 沈瀾所見到的裴慎,素日裡待陛下執禮甚恭,從未有過言語上的不敬,朝廷調他去哪裡平叛,他便去哪裡,四處奔波輾轉,從無二話,盡忠職守,兢兢業業。礦監稅使攜聖旨而來,他也遵從旨意,寧可避居府中,也不曾阻攔,頗為愚忠一般,以至於沈瀾猶疑難定。


 相反的,裴慎甘願受死的證據倒是一堆一堆。喝止親衛、甘上囚車,保不齊之後還要言語勸說外頭為他鳴不平的百姓離去……


 一樁樁,一件件,弄得沈瀾都懷疑起來,是不是自己太多疑,裴慎或許真是個忠君的士大夫呢。


 “你真的甘心受死嗎?”若是真的,好端端一個能臣,未免太過可惜。


 裴慎心中狂喜,知道她這話外音是不希望自己赴死的意思。他強壓著喜悅,勉力平靜道:“忠君自是本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沈瀾本能反感這種話,駁斥他:“愚忠!”


 裴慎搖搖頭:“世受皇恩,焉能背棄陛下?”


 沈瀾生惱:“你自小熟讀經史,當知道孟子有云,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她越駁斥自己,意味著她越不願意自己死亡。裴慎不好讓笑意流露,便抿抿嘴,低聲道:“前天晚上,我受了貼加官之刑。”


 沈瀾心臟重重一跳,貼加官可是要拿浸溼的紙覆於面上,一張加一張,直至犯人窒息死亡為止。


 可裴慎面色紅潤,看著渾然不像受刑的樣子。不過隔了一夜,倒也有可能是已恢復了。


 沈瀾不敢斷定裴慎是不是在用苦肉計,便驚疑不定地望著他。


 裴慎心知她聰慧,便把真假摻著說:“你若不信,只管去試探府上的小太監,前天夜裡,餘宗是不是吩咐人拿了銅盆、紙張?”


 沈瀾一個混進來的,時刻怕被人發現,怎麼可能去試探府中人?只是見裴慎說得信誓旦旦,想來是真的。


 見她面色柔了幾分,裴慎便知道她心軟了,佯裝低落道:“我提及前天晚上的事,不過是想告訴你,我並不知接下來是否還要再受刑,也不知自己何時會死?你便當憐惜我這個將死之人罷。”


 沈瀾惱他非要盡忠,心中便略有幾分煩躁:“我不是說過幾日帶著潮生來見你一面嗎?”


 那怎麼夠?裴慎即刻自嘲:“我往日裡殺胡虜,殺倭寇,懲治貪官汙吏,重新丈量田畝,清查黃冊,活民無數,你還說我算個英豪。如今倒好,果真是英雄末路,連妻兒都不肯陪我最後一程。”


 裴慎的確是個能臣幹吏,將來必能功標青史,流芳後世。


 沈瀾心中五味雜陳,既惱他這愚忠,待他又有幾分傾佩,心頭還隱隱有些澀意。


 難不成他真要慷慨赴死嗎?


 沈瀾沉默良久,半晌,長嘆一聲:“罷了,我陪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