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忍冬 作品

第99章 第99章



 否則若是來早了,皇帝還沒死,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來,見了皇帝,難道斬殺個太監再退兵不成?


 裴慎低下頭,仔細打量了一番那屍體的面龐,確認果真是岷王。


 “裴、裴將軍。”領頭的小太監顫巍巍的跪在地上,給裴慎磕了幾個響頭,然後大哭道:“陛下被秉筆太監洪達扔進玉帶河淹死了,洪達也畏罪自裁了。”


 裴慎微愣,石經綸竟然被人搶先了。他饒有興趣的開口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領頭的小太監才十來歲,瑟縮道:“小人姓餘,乃前掌印太監餘大關的幹孫子。”


 裴慎點點頭,原來如此,到底是掌印太監,皇帝身邊最為貼心之人,石經綸再快也快不過餘大關。


 這餘大關便是餘宗的靠山,也是個聰明的,岷王和洪達多半都是他殺得,卻將戕害皇帝的罪名栽給洪達,這般一來,裴慎不必擔上殘害故主的名頭,餘大關便賣了裴慎一個人情。


 不僅如此,裴慎既然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而來,那總得有奸佞可斬罷。他本打算選兩個皇帝身側的大璫,現在餘大關主動替裴慎選好了洪達,便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餘大關自知自己乃前朝老臣,必定不可能再擔當要職,便將孫兒推出來,好叫裴慎混個眼熟。


 裴慎只一個呼吸的功夫便想明白了餘大關的打算,順勢嘆息道:“我本欲清君側,熟料一路為了安撫百姓,趕不及入宮,陛下到底是被身側奸佞害了去。”


 說罷,身後幾個機靈的便勸了起來,這個說大人盡力了,那個說沒料到奸佞這般暴虐……


 裴慎又順勢傷感了一番,便吩咐道:“你既是餘大關的孫子,便去給士卒領路。”說罷,只叫林建帶兵一千跟著他去。


 “是是是!”那小太監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便連連磕頭,破涕為笑,只管彎腰跟在林建後頭,一路平息宮中騷亂。


 此時裴慎手上只有最後一千兵馬,遣了二百兵丁,將陛下屍身尋了個屋子擺好,再團團圍住,待稍後再處理。


 見最為重要的事情已了結,裴慎心中到底鬆快了些,只管帶兵返回文華殿南側的文淵閣。見外頭已有士卒把守,他便推門而入。


 此地乃宮中藏書之所,閣中有房十餘間,西側有一間房便是閣臣辦公之所。


 推開門,見三位閣老端坐在案後,有的拈鬚,有的墨跡都快滴到紙上了,還在發呆。


 裴慎溫聲拱手作揖:“曹閣老、李閣老、趙閣老好。”


 趙宣性烈如火,一見裴慎進來,嚯地一聲站起來,指著裴慎的鼻子罵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罵了一句還嫌不夠,厲聲道:“你們裴家深受皇恩,竟做出此等謀朝篡位之事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裴慎不惱,像趙宣這樣的硬骨頭總是有的。


 他只是笑道:“趙閣老今日罵我亂臣賊子,我父未嘗一過,卻跪在囚車上,水米不進七日,一路跪進湖廣時,趙閣老想必是贊同朝廷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我被閹宦逼著下跪,就為了給我父親換個囚車時,趙閣老想來也是支持閹人殘害忠良的。”


 曹李二人一時靜默,趙宣氣得渾身發抖,臉紅脖子粗,只攥著拳頭,欲要上來打。


 他不過是一老丈,裴慎卻是久經沙場的宿將,哪裡看得上此人,便淡淡道:“我算什麼亂臣賊子,哪家的亂臣賊子是被皇帝親手逼反的?”


 趙宣的怨氣一下子便洩了些,只愴然罵道:“恨陛下不早聽我的啊!”


 裴慎搖搖頭道:“晚了,陛下駕崩了。”


 三位老臣身子俱晃了晃,即使知道裴慎進來便意味著陛下已亡故,可聽見消息到底有幾分震驚。


 趙宣也不知是哭是笑,只喃喃道:“陛下,陛下。”說罷,號啕大哭,復撞柱而亡。


 曹、李閣老見地上紅的、白的一片,便齊齊閉上眼,到底是同僚,頗有些不忍。


 裴慎嘆息道:“我去之時,陛下已被洪達殺害了。”


 陛下昏暴無道,早失盡臣心,可到底是君父,曹李二位閣老聽了這話,只餘滿腹嘆息。


 裴慎擺擺手,叫外頭兵丁將趙閣老抬出去葬了,這才開口對著兩人道:“我今日匆忙趕來,只有三件事要請二位去辦。”


 曹李二人約莫是早已通過氣了,便只管靜靜聽著,既不同意,也不反抗。


 裴慎彷彿沒看見兩人的消極對待似的,只開口道:“第一,我父於京都登基後,自然會將兩京十三省礦監稅使盡數裁撤。作惡多端的就地斬殺,人頭依次傳至各府示眾。”


 兩人心知這是應當的,收攏民心嘛。


 “第二,請二位將這消息登上邸報,只說一年後朝廷要加開一次恩科,取進士三百,用於填補各地官吏空缺。”


 曹閣老眉毛動了動,明白這是要收攏在野士子之心了。


 裴慎面不改色繼續道:“第三,我要二位召集南京六部官吏,在府衙前當堂下發官吏拖欠的薪俸,先發一個月。”


 李閣老心知肚明這是要收攏底下官吏的人心。他自己雖不缺錢,卻念著底下人,依舊忍不住道:“太倉銀要拿來養兵賑災,哪裡來的錢?”


 曹清暗自嘆息,李謙到底城府淺了些,這便耐不住了。


 裴慎溫聲:“陛下的十二庫內自然有錢,還有查抄閹宦,約摸總有個幾萬兩罷。”這還說少了,只怕一抄家,幾十萬兩都抄得出來。


 “不知二位閣老,意下如何?”


 曹清和李謙齊齊默然。


 裴慎手腕極是老辣,只這三件事,天下民心、士心俱在他手,官吏接了他的錢就得為他所用,加之他還有兵馬。


 這天下,只怕真要換成裴家人來坐了。


 曹閣老竟有些豔羨,若他家中也能有這般成器的子孫,當真是死也瞑目了。


 他嘆息道:“老臣三日之後便要辭官離去。”自己退下來,也好保住曹家清名,再叫家中子弟去考一年後的恩科。


 李閣老年紀尚輕一些,剛登上閣老沒幾年,實在捨不得,聞言便神色猶豫得厲害。


 裴慎掃了眼這二人,只管笑道:“國朝初立,萬象更新,必要老成持重之輩在朝堂。”說罷,又勸了幾句。


 曹閣老推辭不受,堅決離去,李閣老卻就坡下驢,與裴慎相約登上首輔之位。


 裴慎見兩人答應了,便笑了笑道:“我會請父親加封李閣老為太子太保,位列三公。”千金買馬骨,充做過渡,讓這些前朝臣子們安心。


 李閣老聞言,臉上的褶子都要笑開了些。


 兵權在手,士民歸心,官吏歸附。這場南京之戰可算是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