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探花郎

  排名十八?

  這個排名也很好了,這可是全國學子十八名啊。

  “賞!都賞!”宋雲昭看著香雪說道。

  張茂全拿了一個厚厚的荷包,又說了幾句吉祥話,就趕緊回了太極宮,想起他得了消息就往忘憂宮跑時徐四喜那複雜的眼神,心中就忍不住的得意。

  他現在還不能跟孟九昌比,但是徐四喜已經被他隱隱壓一頭了,這可都是拜宋婕妤所賜,能不對忘憂宮的事情上心嗎?

  宋家出了個探花郎的消息被韓錦儀幾個人一路傳播出去,且不說秦溪月心情如何,只是三妃的心情就不太好。

  這可是皇上欽點的探花郎。

  宋雲昭讓人送了賀禮回宋府,這回可不用低調了,這樣的大喜事,就應該大大方方的去賀喜。

  大夫人接了宋婕妤的賞,樂的嘴巴都合不上,宋家進京之後,就算是家裡出了個婕妤也沒今日風光。

  出個婕妤只是寵妃,但是出了個探花郎那就是宋家有望,前程大好。靠婕妤帶來的富貴又有幾個人能看得起,別人面上恭喜你,心裡卻未必瞧得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宋浡然是宋家這一代的長子,又如此出色,第一次下場就拿了探花回來。

  別人看著宋家不再是得寵的宋婕妤的孃家,而是新科探花府邸。

  前來賀喜的人絡繹不絕,便是蔡氏一向拉胯,今日也是滿臉笑容幫著大夫人待客,有個探花郎的堂兄,宋清菡出嫁後在婆家的腰桿也能硬一些。

  再過幾年等自己的兒子也能考中功名回來,她就能如今日的大夫人一樣風光,

  宋錦萱正在宋葉熙那邊幫忙,她心裡也十分火熱,大堂兄這麼厲害,若是能得空指點下弟弟就好了,不敢想弟弟也能中個探花回來,只要能考中她跟姨娘就心滿意足了。

  宮裡封奕晚上到了忘憂宮,宋雲昭特別殷勤的樣子把他逗笑了,一把把人拽到懷中,笑問,“這麼開心?”

  “那可是探花郎啊,做夢都不敢想,我堂兄可真敢考。”宋雲昭用特別自豪的語氣說道。

  封奕:……

  從她口中就聽不到一句正經話,什麼叫做可真敢考?

  他看著宋雲昭笑道:“本來你堂兄可以點個狀元,但是朕瞧著狀元那張臉委實配不上探花這倆字,就只能忍痛讓你哥哥做探花了。”

  宋雲昭:!!!

  那可是狀元啊!

  皇上還是隱形顏控嗎?

  這是憑一張臉能讓的嗎?

  瞧著宋雲昭一副失了珍寶的樣子,封奕大笑起來,伸手捏捏宋雲昭氣呼呼的小臉,柔聲說道:“你在宮裡已經如此風光,你哥哥還是低調些好,探花郎與他正相配。”

  原來是這樣,宋雲昭這心情當真如坐過山車般上下起伏,“反正皇上說什麼都有道理,我能怎麼辦,當然是認同了。”

  封奕笑的更開心了,看著宋雲昭的眼神比以前更為柔和,“你哥哥言之有物,當廷奏對不見怯意侃侃而談。你哥哥說文以拙進,以勤補拙,不忘自勉,如此謙遜,讓朝堂上那些老頭子都不能給他安一個年輕狂悖之名。”

  宋雲昭神色詭異的看著皇帝,沒想到皇帝居然這麼喜歡宋浡然,對他的秉性尤為讚賞,當初宋浡然交白卷的舉動在皇帝心中給他鍍了一層金光啊。

  皇帝這麼開心,宋雲昭更開心啊,孃家人有出息,這就是她在宮裡的底氣。

  正如三妃不將別人放在眼中,就是因為家世強橫。

  如今她也要慢慢的有底氣了,宋雲昭曾經學歷史學到過外戚,對於外戚的觀感是很複雜的,但是真的處在這個時代的洪流,她才深知對宮嬪而言家族的重要性。

  她現在就走在自己曾經並不贊同的道路上,但是她會剋制自己剋制宋家,不會讓家族走上史上外戚的不歸路。

  第二日便是瓊林宴,宋雲昭是沒有眼福看了,但是想想那種場面一定很熱鬧。

  瓊林宴後便是授官,這個就要吏部就接管,宋雲昭這邊等瓊林宴後,立刻讓大伯母帶著宋歸夷進宮。

  大夫人滿面紅光,宋歸夷比宋雲昭印象中微微豐腴了一些,畢竟是兩個孩子的娘了,但是整體的精神狀態很不錯。

  宋歸夷此時也在打量宋雲昭,眼前這個身穿宮裝衣飾華麗的女子,已經跟她記憶中那個有些倔強的堂妹不太一樣了。

  小時候的雲昭瘦瘦小小的,現在她已經完全長開,眉眼間的自在從容更添幾分氣勢。

  “你大伯父的意思是讓你大哥外放歷練幾年,我是捨不得你大哥出去吃苦受罪,但是他自己也決定走這條路,我這個當孃的也只能支持了。”大夫人雖然說著不滿意,但是眉宇間對兒子的看重不是假的。

  宋雲昭微微頷首,輕聲說道;“留京考庶吉士固然不錯,但是外放也不失為另一條大道。”

  大夫人微微頷首,“你大伯父也是這樣說的,只有去看過知道百姓是怎麼生活的,將來才能更好的為官一方。”

  “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哥授官可能會是一方縣令。”宋雲昭道,做縣令的話確實很辛苦。

  宋歸夷聽到這裡說了一句,“照吏部的章程看是沒錯的,你姐夫也想外放,留京的話考庶吉士也未必就一定能考中,還不如選個好地方外放出去。”

  宋雲昭有點意外,她以為鍾應章會選庶吉士,看來應該是宋浡然影響了他的一些想法。

  庶吉士確實不好考,鍾應章說是怕考不上,以他應試的成績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姐夫才華出眾,考庶吉士肯定有把握,不過既然選擇外放,只好治理一方有了政績,想要往上走就不難了。”宋雲昭道,當初他大伯父與父親升官不如意,就是因為朝中無人。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有她在,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但是自家人的功勞肯定也不會被人搶去。

  有了雲昭這話,大夫人跟宋歸夷都安心許多,朝堂上的爭鬥也很兇險,每走一步都要仔細斟酌,尤其是像縣令這樣底層的官員,若是無人照應,政績多半都要被上司拿走,也很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