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

 但這事說起來好聽啊:前朝未達之壯舉,遠邁漢唐!太厲害了,我的明! 

 其實此舉帶來的後果還遠不是朝廷要多花點錢那麼簡單:旁邊永寧宣府司的奢家、水西宣慰司的安家……可都在冷眼看著這裡呢!別看平常這幫人相互打來打去沒完沒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是隻有漢族人才懂。今天你這樣處理楊家,明天會不會這樣對待我們? 

 別琢磨了,給幾位劇透一下吧:肯定會! 

 為啥?因為朝廷裡的御史言官老爺們要立功啊! 

 總體來說,地方督撫們都不怎麼想惹麻煩:本來好好的,吃飽了撐的捅馬蜂窩幹嘛?就算千辛萬苦打下來,每天盯著窮山惡水發呆有意思嗎?兵事兇危,一個不留神,再把自己性命搭進去(事實上後來的奢安之亂確實死了很多高官),你們就不能消停點、不折騰難道會死麼?! 

 呵呵,真的會。因為誘惑太大了——打下來,實現了改土歸流,誰的主意? 

 咱的啊! 

 這叫啥? 

 “定策之功”!青史留名! 

 怎麼打? 

 我呸! 

 你問我幹嘛?找地方督撫啊!他們是地方官,負責處理一切,這等小事都管不好,朝廷白養他們了?找軍頭武夫啊!打不下來一定是這幫傢伙貪生怕死!老爺我只負責振臂高呼:不打就是不愛大明! 

 督撫們聲淚俱下地上奏分訴、言官們慷慨激昂地振臂高呼。您猜誰贏? 

 還用猜?當然是這幫傢伙啊——他們“大義”滿嘴,離聖天子和內閣又近,督撫們的一封摺子還沒到,他們已經連篇累牘幾十份遞上去了! 

 內閣也不會給你擔這個責任。大帽子直接扣死人的道理都懂。這幫傢伙能混到這位置,一個個精得比毛白透了的老狐狸還狡猾,誰也不會站出來做箭靶子和痰盂。 

 不過地方大員們也有自己的門道,並不是一味哭。他們都在各顯神通地疏通:既然看著非打不可,那就請個最厲害的神仙助陣吧——給內閣的朋友帶去銀子的時候夾了小紙條:哥們,你明哲保身我理解,換我也這樣。但……跟聖上說說,把忠勇無敵孫副帥調過來,這個忙你總得幫吧? 

 於是,時為副總兵的孫杰便奉令率部溯長江而上,剛剛走到重慶府,便接到了新的軍令:暫緩南下,貴州宣慰司那裡暫時還沒啥異動,先把突然冒出來的巨寇張虎剿了,保護蜀王千歲! 

 【歡迎轉發,多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