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五十章 妙計

 一路上趾高氣揚信心十足的盧光宇將軍此時覺得心裡稍微有點發虛。這可不是盧將軍膽小哈,盧將軍出生在陝西秦州(今甘肅天水)鳳凰山腳下——盧將軍的父親盧老指揮使在那裡有一大片軍屯,風景也很好,於是就把家安在那裡。從小盧將軍便知道,自己長大會承襲父職,成為一名光榮的大明將軍,因此,儘管識字不多,還是讓師爺刻了一方“鳳凰衛士”的私印,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忘本……你說,盧將軍能膽小麼? 

 盧將軍只是從沒上過戰場,眼看著要接敵,略有些緊張而已,再正常不過了。比較可氣的是手下這幫兵!過來的這一路上一個個偷雞摸狗翻箱倒櫃就不說了,追起逃避伕役的百姓,嗯,尤其是那些村婦,簡直是凶神惡煞兼神勇無敵。可眼看離廣元越來越近,這幫傢伙都變成垂頭喪氣,腿上也像綁了鉛塊,都拖著腳在地上蹭著走,蹚得官道上塵土飛揚。還有越來越多的傢伙試圖逃跑,無奈之下盧將軍下令,宿營時都用麻繩把腳踝系在一起,兵逃了殺小旗官、小旗官逃了殺總旗、總旗逃了殺百戶……這才止住了這股歪風。盧將軍這招贏得了修大人的高度讚賞,親筆給他寫了“治軍有方”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那筆力,簡直稱得上入木三分。儘管四個字裡盧將軍只認識倆,還是千恩萬謝視若珍寶地叫親兵揣好,只等大捷回師後找人做個匾掛在指揮使大堂裡。哦,好吧,大捷了,鐵定升都指揮使,錯不了!哈哈。 

 修大人在朝廷做那麼大的官,慧眼如炬是必須的。看出了盧將軍略有些緊張,於是根據自己來路上看了又看幾乎能倒背如流的《孫子兵法》,傳給他三條錦囊妙計,曰:無智明、無勇功,故戰勝不忒。曰:先為不可勝而勝之。曰:勝於易勝。 

 見盧光宇瞪著倆大眼珠子還等著聽下文,修大人嘆了一口氣,知道這傢伙完全沒聽懂,只好給他講原文: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正要給他做第一段的詳細講解,盧將軍笑了。修大人很開心:孺子可教!你看,一點就透……這時候盧光宇誇了一句:“老大人繞口令講得真好!”把修大人氣得差點當場昏過去。 

 算了算了,費不起那個功夫對牛彈琴了,直接給他講白話吧:“你沒什麼名氣,賊人會輕視你,驕兵必敗,所以你肯定能打贏。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前面就是陽平關,既然稱做“關”,那就是不敗之地,快點過去給老夫守住!等賊人露出破綻,那便是‘易勝之勢’,那時候衝過去砍,你就勝了!聽懂了嗎?聽懂了就趕快去陽平關給老夫破賊!滾!” 

 別看捱了罵,盧將軍完全明白了修大人這三條妙計,再次恢復了信心,連罵帶抽地,把手下那幫“驢日的殺材”帶去了陽平關。 

 【今天這段埋了半個彩蛋,讀友們發現了麼?明天還有半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