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五十六章 西進

 張虎並不知道方戈已經擊敗了盧光宇,本已經做好了落草的打算——哪怕盧光宇縮在陽平關裡不出來,自己這幫人也死定了:身後的孫杰絕不可能留給你打造攻城器械的時間,前有雄關後有追兵,全軍覆沒只是個兩天還是三天的時間問題。沒想到方戈輕而易舉地打通了北上的通路,不由得喜出望外。沒高興多久就得到報告,南邊開過來一支隊伍,可把幾人嚇了個半死:一準是孫杰打垮了潰兵,追上來啦!張虎的第二個沒想到是,來的竟是自己扔在昭化的那些兵,而且,一個個士氣還很高昂!等問明白了情況,連張虎也信了自己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那個斯人——程西本就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農民姑且不論,無論張虎還是方戈,他們對官場的認知僅僅侷限於武將當地主喝兵血、文官剋扣銀糧索賄欺負武將,朝堂裡面那幫無事生非傢伙們的手段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疇,還是把這次絕境逢生當作天意最符合邏輯。 

 幾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兵分兩路。張虎方戈揮師北上,離孫杰這個煞星越遠越好。剛剛正面打垮了官軍,只要避開那些堅城,莫被拖住,陝省大部分地區應該很安全。本身是流寇,沒官軍那層顧忌,就地補給,搶到啥吃啥好了,用不著那麼多輔兵——不僅會拖累行軍速度,本身就沒太多東西可運的,多個輔兵便多了張吃飯的嘴,挑精壯的留下千把人,再需要時抓當地百姓就好了,也不用考慮給他們吃啥,死哪裡隨時再抓便是了。程西帶那些挑剩下的輔兵和跟著一起逃出來的百姓,沿途再收容一些,假扮成躲兵災逃難的百姓回順慶,先安頓下來,以後等張大帥再回來時做接應。 

 張虎對四川的印象簡直太好了:在陝北做邊軍時每天喝風吃沙子,自打一入川,天天白麵饅頭大米飯吃個夠,除了菜裡有不少紅彤彤的茱萸辣了些一開始不怎麼適應,現在張大帥已經喜歡上這口了。而且,四川很好打,若不是碰上孫杰,現在說不定張大帥已經在成都的蜀王府裡吃香喝辣啦!話說,孫杰不可能一輩子賴在四川不走了吧?哼,等你一走,本張大帥再殺回來! 

 等程西離開,張虎和方戈又商量了一下。張虎好歹還記得自己入川的那條路,但僅此而已,方戈則對陝省完全陌生。這個倒不難解決:把略陽的驛卒抓過來幾個一問,就對周邊的環境瞭解得大差不差了。周圍有不少可搶的地方,成縣、徽州(今甘肅徽縣)、兩當、鳳縣……可是都不能去。因為這些地方都在略陽北面,路上有虞關、馬嶺關、廢丘關等好多關隘。雖說守軍都沒多少,但萬一被阻個兩三日,孫杰是不是會隨時趕上來背後狠狠地插上一刀誰也不敢說,還是跑快些最妥當。略陽幾天前還是修偉大人的中軍指揮所,安公公的糧臺也在這裡,加上劍州搶運出來的糧,張虎手裡有了足夠支持一陣子的物資,不搶也罷。向東肯定不行,那裡是漢中府,牆高壕深,就算沒有孫杰的威脅,現在這幾個營也絕對啃不下來。那便只能向西。鞏昌府是張虎入川的來路,已經走不得了:因為來時為了儘量拖延追兵,所過之處連搶帶燒的,人也都擄了來,現在還不到一年,能恢復個三四成就不錯了,絕對供不起好幾千人馬過境,只能一路向西,從階州(今甘肅隴南市)想辦法進入岷州衛再行北上。 

 張虎方戈引軍西出略陽,因為沒太多輜重,不必過於依賴西漢水的水道,全軍從陸路徑直撲向六十里外的七防關(今甘肅康縣)。從驛卒口裡得知,七防關雖名字裡有個“關”字,但實際上此時早已不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而是一塊大大的肥肉:國朝定鼎之初,為了防備西南番族的騷擾,在秦蜀要道(甘肅入蜀)設七防關。隨著天下的平定,尤其是川省建了松潘衛,哪個部落壯大起來就會被狠狠放一把血,其戰略意義逐漸淡化,七防關變成了巡檢司,與徽州的批驗所一道隸屬秦州的茶馬司,負責稽查陝甘茶商與藏人交易番馬——直到清代,交易番馬所用茶葉的主要供給地仍然是陝西、四川與湖北。現在的七防關,只有巡檢和小吏各一,弓兵幾十名,盤剝茶商刁難番商綽綽有餘,面對幾千流賊,簡直就是案板上的魚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