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423章 萬人出工疏河渠

柳維嘉把農技推廣員都留在家了,交給她爸去管,開始分苞米種子和種苞米的配合肥了。

第一段工程1萬人一字排開,每人半米長,一開工進度很快。挖到1米深時竟出現了褐土。

柳維嘉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便拿回土層樣本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褐土層含有許多腐植物。

她解釋不清了,便去問父親。父親說:“以前這裡曾是草原,因為闖關東的人多了,毀林墾荒,使生態出現了變化,那樹木都被伐去蓋房子了,樹林一減少,風沙便侵入了。你不是要造水田嗎?這褐土正好壓在沙土上,有10公分厚就夠了,是優質肥料。”

這讓柳維嘉十分興奮,馬上把消息傳到了長久公社,自己便指揮大車運福土了。更令她高興的是褐土層只有半米厚,下面則是黃土層,用它粘合沙土,經過鏈軌的碾壓成了築路的極好材料。她又一次感到自己的決策有如天助。

雷曉穎對她“有如天助”的說法進行了論述:“你如果沒有戰天鬥地的豪情,就沒有這一工程;沒有這一工程,就發現不了褐土層;發現不了褐土層,造水田就沒有豐收的把握;沒有黃土層,築路也沒有這麼理想;所以,這一切都源於實幹,而這一實幹又是有科學種田的理論做基礎的,為此,應該歸功於科學的決策和妥善地指揮上。”

廣播喇叭架到了工地上,雷曉穎的宣傳在民工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使他們更加相信科學種田了,幹勁也更足了,柳維嘉的威信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