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495章 送秦玉繞道白音

秦玉做完了善後工作便想回英城了,雲鵬想去英城聯合收割機廠定收割機,便要送她回家。秦玉見蘇日娜和她難捨難分,便決定帶她回英城度寒假。

雲鵬知道蘇日娜有兩年沒回家了,車開到十家子便提出了繞道白音嘎查,去看看包日楞的建議,然後從遼河縣那條道回英城。

秦玉也想在分離前多和雲鵬在一起,馬上同意了,蘇日娜更是歡呼雀躍了。

秦玉沒去過白音嘎查,下鄉3年半了,她在戸裡呆的時間是最長的,把全部心身都投在雲鵬創建的這個家上了。她坐在了後排座,聽蘇日娜介紹著一路上的景點。

這個季節不是去草原的時侯,大寒正值四九,一路上都是白雪。好在吉普車裡有暖風,比大車暖和多了,一路不用停歇,3個小時就到了白音嘎查。

白音嘎查變了,磚平房蓋在了去往蘇木的道邊,20多戶分成了兩排,組成了村落,一條筆直的路通向原來的氈包區。

包日楞的家有5間房子,前後有院,院裡只有馬棚和奶牛棚,羊群、牛群和馬群仍在氈包區。

屋裡有火炕,和漢族的生活方式一樣了,很暖和。東邊兩間房的炕被柵開了,蘇日娜的姐姐出嫁了,爺爺在酒廠住,騰了半鋪炕,便由蘇日娜和秦玉住。西屋是一趟大炕,由蘇日娜的4個哥哥住,雲鵬被安排到了炕頭。

後邊的12個氈包都有了用途,包日楞的氈包變成了大隊部,其他的有的成了學校,有的成了賣店,有的成了飯店,有的成了旅店,有的成了接羔房,有的成了皮革作坊,有的成了倉庫。後邊的包區沒有建成,8個氈包的底座上堆滿了牛糞,和牛欄、羊欄、馬欄勾連著。

蘇日娜在城裡住慣了,一心想去英城開眼界,在家住了一宿就張羅走。雲鵬想秦玉沒來過,已經都到這了,不去一趟白音蘇木大惋惜,便把車開到了白音蘇木。

一到白音蘇木,車便被攔杆攔住了,杆外停著大車,拴著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