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525章 紅梅孫英敏相遇

紅梅進京已經兩個多月了,這兩個多月,她一直在新影接受中央電視臺的培訓。

新影在Bjhd區花園路,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雖然不拍故事片,但是也有攝影棚,是為紀錄片的後期製作而設的。中央電視臺當時還沒有自己的拍攝大廳,頻道也不多,以新聞聯播為主,和新影有共同點,便資源共享了。

紅梅和全國各省電視臺選拔上來的新聞節目主持人都被集中到這裡,要進行形象、播音、解說等培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這支培訓隊伍中,象紅梅這樣天生麗質、聲音美妙的女學員多得是,她的條件便不出眾了。

電視和廣播不一樣,是在瑩光燈和攝像機下去播音的。和報幕員也不一樣,報幕員是面對觀眾的眼睛,觀眾看到的是主持人的體貌,電視播音員面對的是鏡頭,觀眾看到的是播音員的表情。培訓老師反覆強調的是自然,而紅梅總有表演的痕跡,沒少受到導演的批評。

她以為自己的普通話很標準,可是播音老師能給她挑出許多東北方言的毛病。她自以為文科很好,認字很多,但用字典中的標準音去衡量,她的發音竟有30%是錯的。尤其是象“一、七、八、不”等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變音字,以及一些字的調值總是出錯。在老師們的批評聲中,她開始懷疑人生了。因為老師們說她還不如沒有當過播音員和報幕員好培養。

紅梅是個不服輸的女生,她把自己禁錮在了大院裡,全身心地磨鍊起自己來了。她給雲鵬寫過信,述說自己的苦惱,可她不知道雲鵬也被禁錮到了黨校。收不到回信,使她很苦悶。就在這時,她見到了孫英敏。

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新影有一部1959年拍攝的紀錄片《中國的古建築》,電視臺把它當作了培訓教材,放映時關閉聲音,讓學員念字幕,然後跟原聲對比找差距。

清華大學也位於hd區,距新影不遠。他們土木工程系的新生入學後第一學期都要來觀看這部片子。此時,孫英敏已經是土木建築工程系學生會的宣傳部長了,是她帶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