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527章 農工商齊頭並進

例如,麵粉沒納入國家供應渠道,全縣100萬人口,要消化5萬噸,每人得消化100斤。關鍵是糧食是統購統銷的,只能賣給農民當口糧。那麼,多產的1億斤麥子就得賣公糧。實際上掙的是農民的錢,而各大隊都有磨米碾,加工費才每斤1分錢,麵粉廠則要掙2分錢。

再如,磷肥雖然可在全地區銷售了,但是需要降價和送貨上門才能保證人家能買。價格定到了50元一噸,比供銷社便宜了20元,可運輸還得吃掉一塊利潤。

還如,包裝紙、水泵都需要找到買家才能實現利潤。

他想到了播種機和收割機的銷售方式是走省農機公司的渠道,便想再到省裡去跑渠道。

他又回了孃家,找到了牛廳長,搬出他來去了糧食廳。尋求糧食供應計劃。糧食廳長也是普及大寨縣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參加過杜副書記的現場協調會,聽了來意後笑了,說道:“你們投資60萬能生產出啥麵粉來,充其量也就是全面。不過,全面也是面啊!能讓居民多吃上點細糧不是壞事。這樣吧!現在城鎮居民每人每月供應5斤白麵,2斤大米,就每人每月增加2斤全面,全省有500萬城鎮居民,你們產量得增到萬6萬噸才夠用。”

石亞超馬上答應了,又高高興興地去了水利廳。水泵是他們的必備抗旱物資,看在原本是一家人的情份上,水利廳長給了他和牛廳長一份1萬套水泵的規格清單,讓他們按規格生產,說能否長期定貨,就看質量如何了。

就剩下包裝紙找不到銷路了,石亞超回到縣裡,把任務交給了申廣輝,讓他去找銷路,成立了縣農工商貿易公司,由他兼任經理,給他調配了一輛吉普車,讓他仍兼任西部戰區工高官及信州城公社黨高官,負責協調商糧供,告訴他做好了,便推薦他出任縣革委會副主任。申廣輝積極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