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曼陀 作品

第十七章沒人敢接

沒有競爭,往往也就代表著商品貨物的定價權,完全由商人決定,購買者根本沒有絲毫選擇。

正因如此。

哪怕如今秦國的貨幣已經初步開始形成體系,可錢幣本身依舊沒有絲毫信用,大多數人哪怕賺到錢,第一時間也會想要將其換成糧食布匹的原因所在。

幸虧墨君對於這種情況早有準備,早在墨君來到漢中郡沒多久,熊大便已經‘飛鳥傳書’,通知分佈在各地的【熊出墨商會】朝著漢中聚集。

雖說運送大批貨物不便穿越秦嶺,但如今已經過去這麼長時間,【熊出墨商會】的第一批人馬,也已經到達漢中。

有了這批人手,加上之前抄了‘賀氏一族’獲取得十幾萬石糧食,足以讓墨君將漢中郡各地的糧價調控下來。

當然了。

中途也難免會有一些‘小小的意外’。

然後······

墨君又意外收穫了三萬多石糧食。

而一些臨近漢水的農戶,如今幾乎是日夜不停的在河中捕撈河魚。

墨君對捕魚實行的並非日薪制度,而是績效制度。

每從河裡捕撈起十斤河魚(約等於後世五斤),就能從官府手裡兌換一個大錢。

這樣的兌換比例,對於很多不懂捕魚的人而言,顯然有些困難。

然而對於許多原本就生活在漢水附近,靠水吃水的漁民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激勵。

畢竟對於現在很多生活在水邊的漁民而言,最難的地方不是抓不到魚,而是抓到魚卻沒地方賣。

所以當墨君頒佈這個命令之後。

現如今,哪怕是晚上,漢水上都至少有上百戶漁民飄蕩。而白天的人數,更是能超過千人。

戰國的捕魚技術確實不算高超。

但也正因如此,所以漢水中的漁獲資源反而遠比後世更加豐富。

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漁民,現在每天捕撈起的河魚能達到兩三百斤,一天就能賺二三十個大錢。

而其中就有黑石縣鐵石村的老農“鐵子叔”。

老農‘鐵子叔’原本是跟隨著其他人一起去了‘回頭山’應聘,然而當時同村的不少人都被選上了,唯有他因為年齡太大,被招工的工頭刷了下來。

對此老農自然有些傷心,然而就在他剛剛返回鐵石村之後,剛好有人來到鐵石村宣傳‘捕魚還錢’的告示。

鐵石村距離漢水其實不算近,但老農年輕時卻在水上生活過一段時間,所以聽到這個告示後,本想著去水上碰碰運氣。

結果沒想到他的運氣相當不錯,第一天就抓了一條足足二百斤的‘魚王’,直接賺了二十個大錢。

這樣的賺錢速度。

等到老農當天返回鐵石村後,羨慕的不少人眼珠子都紅了。

不過相比之下。

整個漢中郡最熱鬧的地方無疑還是群山縣。

因為隨著【熊出墨商會】的人馬抵達漢中,商會的總部以及養殖場都要開始修建起來,為了加快速度,熊大直接將招工人數擴大到了兩千多人。

要知道。

漢中郡地方不大,本來人口就不多,全郡加起來人口大約也就十幾萬,不到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