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斯老爺 作品

第1405章 平定南蠻(下)

………

張嶷(?-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國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張嶷足智多謀,屢建奇功。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北伐,漢中、廣漢、綿竹地區山賊張慕等乘機作亂。

張嶷以都尉身份領兵討伐,用設宴計親率伏兵將張慕等五十餘人斬首,十日內就將山賊平定,張嶷也因功升為牙門將。

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姜維北伐,患有風溼的張嶷這時已經嚴重到不能走動,必須依靠柺杖站立。

於是,有人提議把張嶷留在後方,但是張嶷執意跟隨大軍北伐。

張嶷在北伐中英勇善戰,在與魏將徐質的交戰中,因寡不敵眾,戰死在隴地。

張嶷打通了通往成都的舊道,增設了驛站,讓成都和南中地區的聯繫更加緊密。

彼此通商更加方便,有利於民族融合,進而促進了南中地區的穩定。

《益州耆舊傳》載:“張嶷儀貌辭令,不能駭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算,果烈足以立威。為臣有忠誠之節,處類有亮直之風,而動必顧典,後主深崇之。雖古之英士,何以遠逾哉!”

………

之後,諸葛亮作為寧州刺史開始主持工作,首先就是安排了各郡太守。

李恢為建寧郡(原益州郡)太守;

呂凱為永昌郡太守;

馬忠為牂牁郡太守;

張翼為寧州都督;

張嶷則為軍中將佐。

此外,諸葛亮還將原先的越嵩屬國,以及牂牁郡西南部合併設為興古郡。

後來,西陵方面派遣鄧芝南下,本為加入南中軍團。

然而諸葛亮認為,相比於領兵之才,鄧芝更有治理之才。

於是乎,鄧芝擔任了興古郡太守,張嶷則入軍中為中郎將。

其餘將領,如甘寧、嚴顏、王平也因為戰功,所以獲得了很多獎賞。

之後,諸葛亮屯兵於寧州東南部邊境,本人則開始用心治理寧州。

直到沙摩柯率軍南下,南中軍團已然是達到了五軍編制,只不過兵力還沒有達到滿編。

然而寧州以南卻有一個林邑國,實力很強,這也為諸葛亮後續攻打交州帶來了一個天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