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悅與愉快 作品

第七百八十八章迦葉金身

但本質上卻又殊途同歸。

為什麼【不孤禪師】能以觀音土為食,能吞金化石,皆因他能從苦修中獲得大極樂。

世人以為的苦難,在他的眼中與享受無異。

【楚忠武,這《十二頭陀經》能凝聚【苦樂】特性,進行苦修。】

【若是接受的苦行越多,真氣特性的威力也越大,甚至能夠吸收敵人的真氣,化為療傷的靈藥。】

上善禪師擔心楚千秋不瞭解這套武功的可怕之處,連忙使用秘術傳音提醒道。

然而楚千秋早就得到過《十二頭陀經》,還是太后娘娘親自贈送給他的寶物。

他自然知道這門武學的逆天之處。

《十二頭陀經》是苦行僧的至寶,是神策軍最為可怖,也是最為兇悍的【無畏僧兵】修煉的武學。

他們根本不怕死亡,以痛苦為樂,顛倒和修煉的感知越多,威力越大。

打個比方,你可以選擇口戒,從此不說髒話,可以選擇痛覺,從痛覺中獲得愉悅的舒適感。

當你苦修的內容越多,修煉的效果也就越強。

換而言之,這是一門自虐的功法。

畢竟凝聚的迦葉尊者,他為了等待彌勒佛的降世,在雞足山中等候五十六億年,那麼修煉這門武功的武者,以苦為樂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楚千秋手頭有這門武功的完整版,他愣是沒有修煉過一絲一毫。

因為這門武學說強很強,說弱又很弱。

如果你犧牲了人世間的所有樂趣,像是愛恨貪嗔痴,以苦為樂,那麼這門武功比起《金剛不壞神功》來說,足以相提並論。

神策軍的竇家,一般來說會犧牲痛覺,食慾來完成,極少有人會成為完全的苦行僧。

要知道像不孤禪師這樣的人,除了佛門和門派能讓他有一點顧念之情外,其他的事情他是完全不在意的。

楚千秋的皇龍驚天掌打在他的身上,竟然有些不痛不癢。

你承受多少的苦難,就換得多少的防禦。

“不孤禪師,好厲害的金身。”

“難怪當初神策軍能與神威軍聯手破敵。”

“可惜了。”

楚千秋客客氣氣地說道,他在金剛寺囂張,是為了殺不夜禪師,卻沒有打算把金剛寺所有人都當做敵人。

能把敵人分化掉,就不要讓他們團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