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選之子

  中國人有入土為安的習俗,楚行也擔心隨意暴漏在外的屍體,會造成瘟疫,便專門派人選取陵園,修建了漏澤園。

  此外便是養濟院了,所謂養濟院,收養的則是鰥寡老人多一些,其實規模也不算大,而且成本也不高。

  因為他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能幹活了,甚至有些老太太的針線活,比年輕人都妥協,救民軍的棉衣,鞋襪很多都是養濟院的老人縫製的。

  包括楚行腳下的布鞋,也是他經常去的一家養濟院的老太太給親自縫製的。

  用嫂夫人的話說,咱們家大王,就是老太太之友。人長得俊不俊橋不好說,反正就是招老太太喜歡。

  隨行的楚玉兒,已經梳妝打扮完畢,拿出一件大紅色的鶴氅走了出來,給楚行披上,“天氣有些涼了,披上些。”

  楚行笑了笑,剛想說咱家爺們這身子骨,你還沒數嗎?

  結果看著楚玉兒扭動的腰肢,瞬間說不出話來了。

  哎,久旱逢甘霖,下的是雷陣雨,太丟人了,不提了。

  嫂夫人是個非常棒的老師,教會了楚行許多治國之道,對於沒有天分的閨女,則教導了許多女紅活,這鶴氅穿在身上又暖和,又輕便。

  楚行都想組織一幫收益不錯的女工,試一試製作羽絨服了。

  可一想,現在戰亂不斷,救民軍守著窮地方,也沒地方賣,真相搞這個東西,也得等拿下金陵來再說,那邊兒的富人多,市場也好一點。

  走到村口祠堂,賽八仙已經騎著小毛驢,領著幾個文武大臣,趕過來開會。

  沒辦法,大王愛折騰,他們這些文官就得跟著大王移動,而且他們還拗不過大王,誰敢說個不字,大王一準兒琢磨,是不是這批員工不行啊,要不換一批?

  而且別看賽八仙年紀大了,還有風溼病,卻總是義無反顧的衝在第一線。

  給大乾的文武百官樹立起了非常好的形象,大家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跟隨。

  不過楚行的舉動,也感染了在救民軍中,一向是比較低調的趙汝才。

  這位世家子弟出身的大佬,對楚行的一舉一動是頗為感懷的,一個人可以裝一天兩天,但是他不可能一直裝下去。

  在他眼裡,這位年輕的大王,在打跑了官兵,佔據了青州府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文武百官從青州府裡趕出去,讓士兵去訓練去打仗,讓官員跟著他在鄉鎮裡轉來轉去。

  雖然這麼一來,降低了行政效率,但是卻延緩了官員可能出現的腐化。

  同時也可以讓官員更加貼進第一線,瞭解民間疾苦,創作出更加有益於百姓的制度。

  用趙汝才心中的話語來說,這真的是個賢明的大王。

  又有手段,又愛民如子。

  也難怪他能打敗不可一世的武之文,這是真的天選之子。

  或許,他真的有希望創造奇蹟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