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五十六章 明軍主力南下


  州府大量的土地,難免要分兵駐守。

  完全靠治安軍是不可能的,楚行手中的軍力配置圖上,清晰的顯示著,救民軍在高密、膠州、即墨、昌邑、濰縣、靈山衛、浮山前所都配備了大量的精銳的士兵。

  這些士兵要負責維持當地的安穩,避免明軍和地方豪強捲土重來,搶奪勝利果實。

  雖然這些不佔據主要力量,但是總的體量已經相當不少了。

  至於第三、第五野戰兵團不需要分配兵員去駐守地方,可卻一直處於不滿編的狀態,而且其中很多士兵甚至連一個月的新兵訓練期都沒有度過,因為情況緊急,直接從新兵營裡調過來使用,到了部隊依然要進行訓練。

  因此,你不能指望一群連列隊都還不會,只參軍十幾天甚至幾天時間的新兵蛋子拿上刀槍上陣殺敵的,他們現在的實際戰鬥力,並不會明軍裡臨時徵召的青壯強多少。

  楚行帶上他們不是讓他們去打仗的,而是讓他們到戰場上見見血,順道一邊訓練一邊迎敵。

  當然了,也不排除關鍵時刻讓他們頂上去,哪怕是十個人當一個人用也是好的。

  雖然此戰,楚行帶著三四萬人,跟對方七八千守城部隊,加兩萬多正規軍進行交鋒,看似旗鼓相當,但是朝廷兵馬走水路隨時可以補充兵馬,此外還有孫元化的支援,隨時有可能在兵力總數上碾壓救民軍,而且他們有登州府、濟南府、兗州府、東昌府的支援。

  甚至在戰事進入焦灼階段,朝廷隨時可以抽調大名府、廣平府、順德府、真定府、河間府等大量隸屬於北直隸的兵馬來進行鎮壓。

  對於救民軍來說,他們有一種直觀的感受,那就是他們在對抗整個世界。

  所以從上打下,其實大家壓力都非常的大。

  這還是在南直隸沒有加入戰場的情況下,如果南直隸在加入進來,救民軍可以直接宣佈gg了。

  在這種時局下,楚行從來沒有在駕前會議上擺什麼架子,也不搞一言堂,而是一直鼓勵手下的將領、參謀暢所欲言。

  別管說的對不對,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說。

  戰爭嗎,尤其是這種大型戰爭,是不可能說主將一個人拍拍腦袋然後就做出所有決定了,這種大型戰爭,所涉及的東西太多太多,哪怕主將是個指揮天才,但是也得需要眾多人幫他處理諸多雜事啊。

  這一次的駕前戰略會議說的很仔細,基本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是拿了出來,比如說火炮,這火炮的炮臺位置該放在那裡,才能夠有效支援全軍作戰,同時還能夠安全的保全自身,不會被明軍的步兵或者騎兵威脅到。

  再到具體在炮位附近準備多少發的實心彈,準備多少散彈,後方再準備多少備用彈藥,然後炮臺附近該準備多少長矛兵,用來保護炮兵陣地,抵禦明軍可能來的騎兵襲擊。

  這些,都是需要提前一一安排的,而且也不是炮兵營自身能夠決定的,而是需要全軍配合的。

  就當楚行他們做著戰鬥準備的時候,姍姍來遲的明軍主力也是終於抵達了王徐寨前所城下!

  當楚行看到明軍主力的時候眉頭微微皺起,因為他從明軍的陣列之中,看到了大量的騎兵!

  那是一支至少兩千騎騎規模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