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五百四十章 騎兵排衝鋒

  如今大乾王朝的騎兵們,已經是進行了裝備革新了,騎兵們除了裝備必備的馬刀外,也是開始裝備短管型的火槍。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愛閱小說閱讀最新章節。

  給騎兵們裝備火繩槍,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大乾的騎兵幾乎清一色的都是輕騎兵,乘騎的馬匹也都是以山東馬為主,並不是優秀的戰馬。

  因此大乾王朝的騎兵們也是不可能裝備盔甲等重裝備的,同時因為馬術一般般,騎射更渣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和那些遊牧民族或者明軍的北方邊軍騎兵一樣玩騎射。

  但是騎兵,哪怕是輕騎兵也不能只帶一柄馬刀打天下啊,同時楚行又不是讓這些騎兵變成騎馬步兵,帶上火槍然後玩下馬作戰,那完全是浪費大乾王朝稀少的騎兵。

  綜合考慮之下,楚行就是給這些騎兵們裝備了短管的火繩槍以及手槍,本來想要直接給騎兵們同時裝備好幾把更加容易攜帶的手槍的,組建手槍騎兵,但是大乾的工匠們製造出來的手槍威力過小,有效射程太近,需要前進到距離敵軍二三十米內開槍才能造成有效殺傷,其實用性甚至不如明朝的三眼銃。

  而且大乾王朝的工業底蘊還是差了點,搞出來的破手槍的故障率非常高,經常打不響,點火率連一半都不到,讓前線騎兵們是頗有怨念。

  同時這個距離對於騎兵,而且還是一支玩騎牆衝鋒的騎兵而言,這個距離就是開戰近距離肉搏最佳距離了,開槍再轉彎退走,還不如直接衝上去玩肉搏呢。

  後來乾脆不給騎兵們配屬手槍,只配屬長管的騎兵火繩槍,當然了,這個火繩槍的長度還是比步兵的要短一些。

  手槍這玩意本意是用來是在近距離衝鋒之前打一輪火槍,不過因為手槍固有的缺陷,所以前線騎兵們通常都是把手槍當成單兵自衛火器,甚至是佩飾用,實戰中一般都不用,所以後來乾脆就不給騎兵們配屬手槍了,楚行想著等以後燧發槍研究出現來,手槍的擊發率提高上去,也更加容易裝填開槍後再裝備。

  這長管的騎兵火槍,是讓騎兵們在下馬步戰的時候使用的,不過到目前為止,大乾王朝的這些騎兵們,還從來沒有玩過下馬步戰呢。

  大乾王朝的騎兵是比較畸形發展的,玩騎牆衝鋒這種列出整齊隊形,然後一股腦衝上去肉搏的戰術還行,但是玩小隊形,對個人技術要求比較高的騎射就不行了,那把是把弓箭換成手槍也是玩不轉。

  至於下馬步戰,同樣是不怎麼靠譜!

  所以雖然他們身上都帶了火槍但是排長卻是沒有選擇去用,反正距離敵軍不過三百多米,這個距離對於一支騎兵而言,正好是最佳的衝鋒距離,足夠他們把速度提升極限,然後用馬刀斬殺當面的所有敵人。

  所以他非常乾脆的下令直接用馬刀衝鋒,至於火槍,這種破玩意有多遠滾多遠!

  隨著排長的下令,眾多騎兵們是齊齊站在自己馬匹的身邊,然後列出了一個簡單的三列隊形,五人為一排。

  雖然這些騎兵只有少數的十多個人,但是他們依舊是最正統不過的大乾騎兵了,他們最擅長,甚至可以說唯一會玩的只有騎牆衝鋒,所以他們列出了緊密的隊形。

  他們要用馬刀打一場他們最擅長的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