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二十九章 弇山、舊黃

  夏日草木豐盛,弇山之上,根本看不到此處人影。

  而這其中,為首一將,正是崇禎予以援助的大將張應昌,其人聞言,當即上前頷首。

  “如何?”朱大典正色相詢。

  “很是麻煩!”張應昌雖然狂傲,但是卻在此時此刻,收斂性子,坦誠相對,“首先便是地形,這裡是舊黃,被他們挖掘,弄了一堆水渠鋪設在中央,這裡本來是農田的,可如今卻變得亂七八糟,騎兵天然就衝不開,第二便是他們的主帥在弇山佈陣,居高臨下,不過這些倒也不奇怪,畢竟偽乾戰事多,自然不乏名將。關鍵是,偽乾的士兵數量太龐大了,幾乎數倍與我,而且居然能佈置穩妥的陣型,我看了一眼,竟然以為是我大明開國的天軍。”

  “大人,你經常與偽乾交鋒,你應當清楚,這偽乾的國力怎麼這般強勢?”

  朱大典聞言,也直皺眉,問道:“全是精兵嗎?”

  張應昌思索了許久之後說道:“倒是也有一些劣兵,被裹挾在隊伍之中,不過即便是劣兵,也比我大明的衛所兵馬要強上不少。”

  朱大典聞言,“若是偽乾真的如朝堂上大人們所言那麼弱的話,早就該被朝廷兵馬剿滅了。高唐州一戰,諸位也見了,那是一般將領能設置出來的戰場嗎?”

  “不過若是人人懼怕偽乾人,認為偽乾不可戰勝,那也是笑話。中軍夾雜劣兵之事,我已經知曉,你說說,我們該如何應對?”

  “偽乾數量太多,而且時間緊急,趕忙呼喚吳三桂、祖寬前來支援吧。”張應昌說出了一句理所應當的話語,“吳三桂、祖寬的一萬多兵馬如果到了,再加上咱們的部隊,足足五萬餘精銳,還能打!”

  一直渴望決戰,甚至主動跑到了弇山一帶,明顯是抱著誘敵心底的朱大典,終究是還是沉默了。

  他起身思索了許久,搖了搖頭,最終說道:“且先再等一等,今日先回營吧。”

  大乾準備發動決戰,以陳先贇為前敵總指揮,與明軍相隔不到五十里紮營。

  其中因為天氣炎熱的原因,明軍選擇以舊黃為依靠,紮營設寨,而大乾為了保證應對騎兵突襲的視野,則選擇依據弇山設置營寨。

  當然了,雙方侷促在舊黃、弇山、運河一帶,區區方圓幾十裡的地形之上,挨著水源的,離著山也不遠,倚著大山的,離著水澤也挺近。

  而本身便是平原,卻因為有山有河有溝有渠,再加上大乾的工兵們的一頓操作,硬生生的將地形變得極其複雜。

  也使得雙方設置營寨之後的小股試探,變得極其複雜起來。

  畢竟嘛,大乾的土木作業真的是神仙一般的存在,明明水很淺,你無法確定裡面是否藏匿了水雷。

  而朱大典也不是好想與的,遠遠的看去那是一片草原叢林,但是草原叢林之中,也都是數不盡的陷阱。

  真要是有個衛星從天空之中拍照,可以說看起來是風景迷人,生機勃勃,但是卻到處暗藏殺機。

  對於斥候和小股部隊而言,一個輕輕淺淺的水窪子,一條兩三丈寬的土溝,一片不大的林子,一個不高的小山坡,都是有概率致命的坑爹環境。

  實際上,僅僅隔了兩日,隨著大乾軍營的逐漸完善,明軍的大營佈置整齊,雙方依然開始了互相窺視大營。

  不過老天爺似乎有點不給面子,下了一場大雨,雙方不得不暫時停歇糾纏。

  但這並不代表雙方主帥會停止試探。

  比較操蛋的當屬陳先贇,這邊兒大雨傾盆,陳先贇便派使者主動去拜訪朱大典,要求對方身為主帥,來個陣前單挑。

  氣的朱大典當場將精美的青花瓷摔了個四分五裂。

  不過朱大典畢竟是有涵養的,按捺住殺掉使者的衝動,說自己雖然是明君主帥,但畢竟是文臣。

  如果非要單挑,可以給你們大乾的兵部尚書胡爺單挑。

  大家文臣對文臣,才是講道理麼。

  你一個小年輕,欺負我一個老人家做什麼?

  如果非要武夫對壘,我們大明也有張應昌、吳三桂、祖寬、鄧玘之流,你可以隨便挑選一位動手。

  陳先贇也不生氣,次日又修書一封,說朱大典既然不願意來一場正大光明的單挑,那不如雙方約定三日之後,在弇山之下,雙方擺開陣勢,對壘一戰,一決生死。

  使者真的是遭了八輩子血黴,冒著雨,一會兒划船,一會兒騎馬,還得小心己方的水雷和地方的陷阱,將信送過去。

  朱大典同樣回信飛快,並且高度讚美了陳先贇的文字,說他如果科舉,起碼能拿個進士。

  如今卻委身做賊,實在是可惜。

  不過這次卻沒有特意在招攬陳先贇,而是答應了他的請求,準備迎戰。

  消息傳出,三軍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