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801章 大肆鼓吹

  這些,也都是影響槍炮等軍械產品產量的重要因素。

  為了與之配套,工部已經是在揚州地區專門擴大了揚州兵工廠的規模,準備加大生產火槍、鐵製火炮等對鋼鐵需求量非常大的產品。

  然而即便是工部如此努力了,但是大乾軍方對槍炮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

  目前一個月兩千多支火槍的產量,竟然都還是無法滿足大乾救民軍陸軍的龐大需求!

  沒辦法,誰讓大乾救民軍陸軍的主力部隊正在進行整編,擴大火槍兵的數量,而於此同時還在大規模擴軍呢。

  不管是主力部隊還是那些補充旅乃至新兵營,都是需要大量火槍的,不僅僅是整編和擴充部隊需求火槍,而現有部隊也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補充火槍的,因為火槍在作戰和訓練的時候,是會損壞的,而且損壞的比例還不低。

  一場大戰下來,需要替換、補充的火槍可是不在少數。

  去年秋冬攻勢裡的第一兵團、第二兵團進行了頻繁的高強度作戰,槍炮大量損毀,為了保證部隊的戰鬥力,將士們擁有足夠的火槍使用,後勤部先後向湖廣、江西運去了足足一萬兩千多支火槍,而這一萬兩千多支火槍,可是專門為了補充所用。

  至於說部隊整編所需的火槍,還沒計算入內!

  就這,還是因為前線部隊就地採用了大量繳獲自明軍的火槍,要不然的話,需要補充的數量更大!

  而火炮的產量就更是如此了,因為軍方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工部那邊幾乎每一座兵工廠都會生產鐵製五斤野戰炮以及兩斤散彈炮,這也就導致了上述兩種火炮的產量,實際佔據了大乾王朝所有火炮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但是生產的多,但是消耗的更多,去年秋冬攻勢裡,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因被摧毀、炮管報廢等各種原因,損失的大小各類火炮上百門,其中光光是鐵製五斤野戰炮的損失就是超過二十門,都夠裝備一個炮兵營的了。

  而這些損耗掉的槍炮,都是需要進行補充的!

  補充的槍炮那裡來,還不是需要大乾工部的兵工廠生產!

  這大乾工部本來的生產任務就繁重無比,之前的現有主力師部隊整編計劃所需要的裝備他們都還沒有生產完呢,現在又來了一師兩混成團,這生產任務就更加嚴峻了。

  不過工部的官員們也是痛苦並快樂著,尤其是那些兵工廠的負責人,只要是能夠提高所負責兵工廠的產量,升官是輕而易舉的事。

  而且工部尚書,在大乾王朝裡,也是和戶部尚書一起,並列為大乾權勢最大的兩大尚書。

  大乾的尚書裡,只有這兩個尚書能夠單憑尚書這個頭銜就入值房書房,成為值班大臣。

  而內閣文官另外兩個值班大臣,也就是賽八仙、胡爺兩人,他們是是以大學士、開國功臣的身份入值值班大臣的。

  大乾值房值班大臣,最近一年多都是保持在七個人的規模,分別是大都督府錢進、水師統帥部部長何汝斌,這兩個陸軍水師的代表,然後是督察院院長、內閣四個尚書。

  上述七人,構成了值房的七名值班大臣,另外還有十多個輪值的行走大臣,從軍方的各部部長、副部長、內閣各部的尚書、侍郎、督察院等等機構裡的負責人挑選,輪值的行走大臣權勢要低得多,無法和值班大臣相提並論,而這些人也是經常調換。

  當然了,工部的困難,值房裡的權力鬥爭,和湯全福這個反明鬥士自然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他被授予子爵、救民軍陸軍准將,並擔任第七步兵師副師長後。

  很快就是融入進來大乾王朝這個大家庭的生活裡頭,先是把岱山島上的家人接到揚州來,這宅院倒是不用自行購置了,楚行直接賜了他的一座府邸,規模不算大,但是卻位於大乾眾多貴族重臣的府邸之中。

  這讓湯全福得到了極大的虛榮心滿足,安頓好家人之後,他也是想要第一時間走馬上任開始在大乾救民軍陸軍裡的從軍生涯的。

  但是第七步兵師的首任師長,前第一師副師長程副業救民軍陸軍少將,卻是給他下了命令,讓他暫時留守揚州,並且給湯全福下了一個重大無比的任務,那就是‘跑部’,為第七步兵師爭取更好、更快的新兵補充、槍炮補充。

  程副業少將離開揚州,前往江西之前,可是拍著湯全福的肩膀說:“老湯啊,這是師部交給你的重任,你要好好的去做,我們第七步兵師一萬多兄弟能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就要靠你在後方周旋了!”

  湯全福聽的是感動不已啊,為自己遇到一個開明的上司而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