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94章 人生艱難

隨後有一個裝備十八毫米火槍的火槍隊,他們除了火槍和前面的四個火槍隊不一樣外,其他的都一樣,作戰的主要目標乃是敵軍重甲單位,在十八毫米火槍的打擊之下,穿任何盔甲都不管用。

然後還有一個擲彈兵隊,這個擲彈兵不用說了,大乾陸軍裡最精銳的步兵,沒有之一!

能夠入選擲彈兵的士兵,都是這個步兵營裡最為精銳的士兵,他們不僅僅都是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而且一個個都是身強體壯的,平均身高以及體重都超過普通士兵一大截。

如今大乾陸軍裡的普通士兵,平均身高大約是一米六三左右,但是擲彈兵的挑人標準最低就是一米七,而實際上大乾擲彈兵的平均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五,很多擲彈兵的身高,甚至都有一米八以上!

有意思的是,哪怕是大乾的普通士兵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六三,也是遠遠超過了當代其他國家軍人的平均身高,這年頭的歐洲人,甭管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又或者是什麼扶桑人安南人之類的,在大乾軍人眼裡,都是一群小矮子。

大乾王朝經過十多年的民生恢復,不敢說讓人人都吃飽,但是讓大部分人吃飽這個戰略目標,還是勉強達到了,當吃的飽了,營養水平上去,身體素質自然也就會高起來,雖然說短時間內,不天可能讓民眾的平均身高提高太多,但是小幅度的增長還是有的,至少在能吃飽的情況下,很多本來能長高的人就不會因為營養不足而長不高了。

同時大乾陸軍挑選士兵,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這年頭相當當兵的農家子多的很,軍方招兵那都是優中選優,其中身體條件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參考目標,要想參軍,最低一米五八。

而實際上招募的更多的還是普遍一米六多乃至一米七左右的士兵,此外還有一點很關鍵!

參軍的士兵年紀普遍在十八歲以下,甚至很多其實只有十六七歲,大乾招兵,年滿十六歲即可,而且原則上不招募超過二十歲的士兵,基本上只招募十六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年輕人。

這個年紀的士兵,參軍後得到了充沛的營養補充以及體能訓練後,很多都能夠繼續長高,這久而久之,士兵的平均身高也就越來越高了。

所以這些年來,大乾軍方的士兵平均身高是逐年上漲,以前連一米六都不到呢,現在都已經是達到了一米六三了。

當然了,用軍人的平均身高當成普通人的平均身高是不恰當的,因為大乾軍人的待遇,是出了名的好,普通人的飲食水準,根本無法和大乾的軍人相提並論。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屬於典型的南歐人,本來就比較矮,再加上歐洲中世紀,尤其是南歐和東歐等地的普通百姓或者說農奴們生活水準太差,這平均身高其實還不如大乾王朝呢。

至於說扶桑,安南,緬甸,印度那些地方的土著,就更不用說了,全都是矮個子,平均身高能夠有一米五就燒高香了。

這和人種沒關係,就是營養充不充分,飲食結構健不健康的問題!

後世工業革命後,歐洲人的生活水準得到了提高,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後,其平均身高大幅度上漲,這才有了後世的高度。

多久連扶桑人,人家在二戰後也是下定決心提高民族平均身高,給孩子提供牛奶等營養食物,到了後世,這平均身高也就上去了。

華夏在後世也是因為經濟條件好了,吃的好了,這平均身高也是慢慢的上去了。

所以身高這東西,真和人種啊地理環境啊啪啦啪啦的沒啥關係,就是營養問題!

吃得好就長得高,吃得不好就長得矮,這是普遍規律,如果說你天天喝西北風還能長成兩米的大漢,上帝都得喊上一句:你牛!

身體素質普遍好於普通士兵的擲彈兵,向來都是大乾陸軍裡的精銳兵種,更不要說,擲彈兵不僅僅身體素質好,而且要入選擲彈兵,也是比較困難。

部分是新兵訓練時期,就因為各方面條件以及訓練表現出色直接入選,嗯,這比較少!

更多的還是服役後被選入擲彈兵部隊的,在身高體重這個硬性條件過關之後,還需要士兵服役至少一年時間以上,又或者是擁有至少三次以上的作戰經驗。

至於為什麼需要這麼嚴格的要求,是因為他們是擲彈兵,是需要頂著敵人的火力上前,然後扔手榴彈的兵種,需要士兵具有極大的勇氣以及紀律性。

而現在的手榴彈,很沉重,不是身強體壯的士兵,根本仍不出去多遠。

種種條件限制,也就讓擲彈兵成為了陸軍裡最為精銳的步兵兵種,沒有之一。

步兵營,不管是陸軍的,又或者是海軍陸戰部隊的,基本步兵編制都差不多,都是一隊一百四十人,一個營轄有六個隊,基本上都是四個普通步兵隊,一個重型火槍隊,一個擲彈兵隊。

而虎賁軍的步兵營,也是擁有上述六個隊,不過虎賁軍的步兵營,為了保持一貫以來的兵力優勢,至少是讓虎賁軍的步兵營達到千人規模以上,所以優勢額外增設了一個步兵隊。

這個步兵隊裝備十八毫米火槍,並配屬半身甲,算得上是屬於普通的重型火槍隊的升級版本。

至於說那身半身甲有沒有用,這其實不重要,因為虎賁軍那邊考慮的是,反正這些挑選出來的士兵體能也夠,給他們裝備半身甲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總之防禦能力高一些總比沒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