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

    走過一段路,他迎面撞上葉永甲,不得不解釋道:“主子,恐怕官府的人來……”

    “我知道,”葉永甲顯得很急切,“鑰匙!”他含糊不清地說著。二話不說,寇中急忙將鑰匙遞到主子手裡,跟他大步流星地趕去。

    “再他媽不開老子就砸門了!”外面的軍官粗著嗓子大喊。

    “是,是。”寇中抹了一把汗,顫抖著手將門打開;葉永甲就站在他身後,佯裝著冷靜沉穩,專注地注視門口。

    一句都未曾寒暄,便有幾個軍官粗魯地撞進來,咋咋呼呼地指揮,將幾條路都封鎖得嚴嚴實實,弄得大小奴才都不安起來;正當驚恐擾亂之際,一位看似威嚴的官員卻不緊不慢地從門外走來,只動了動眼珠,周圍的軍官便都安穩立定。

    “請問你……啊……您是?”葉永甲此時腦子裡還空白一片,連句話都未曾想好,便支支吾吾地說出來。

    “你不要害怕,”他微笑道,“又不是殺人。不過在下奉旨查抄,您這房子是住不成了,您的官您的進士也要奪了;還請你諒解一下。”那人隨之向他行禮:“在下刑部侍郎崔龍懷。”

    “朝廷何須如此看重我府……”葉永甲笑著回覆道。

    崔龍懷仍是點頭微笑。他一面在袖口處拿來黃緞制的聖旨,一面陡然將面色一沉,喝令葉永甲跪地聽旨。

    大小奴才也紛紛跪下。寇中仰頭看著那位官員,文書上的字他固然聽不懂,但早已對事情的脈絡一清二楚,有了幾分的準備;可他看了看那位葉家的主人,不知是懼怕於聖旨的威嚴,還是不想失去祖宗賦予他的權財,總之,他貌似極不願接受這一事實。

    但這些對他來說,也並非完全不妙:他心裡憧憬著的是離開葉府後的日子,也許能攜妻眷安居樂業,做些小本買賣,便脫離一切足以掛懷的束縛。

    但他的構想終被自己斷然地否決。寇中在府邸被封禁後,暫時住進了濟南的葉家祠堂。因葉永甲本人都不見了蹤影,也就無人顧及這裡的進出了。寇中本夢想著幾天後就起程,但他的妻子卻忽一夜間沒了蹤影,他起初還極為擔憂,怕出了變故;可當找不見了那一大包銀子,心裡才算是靜下來,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不過是苦笑了幾聲。

    寇中折身坐回床邊,貌似在思考,卻如同發呆。他此時不知自己要往何處,脫離束縛的世間在其眼中愈加模糊。遭受的奴役誠然使他如步荊棘,但不得不承認,他在任人發號施令的環境中更能找到歸屬。霎時,他突如其來地在求索什麼,求索早已被擺脫的束縛,求渴禁錮起他的自由。

    於是,他彷彿有了方向,或是無可奈何的,便朝南方堅定地走去,追尋昔日主子的蹤跡。

    “主子,濟南知府寫的信。”寇中推開門,跪在地上,將信託在手中。葉永甲趕忙拿過來,撕開封皮,眼睛只掃了一遍,遂揉成團扔給寇中。“退婚書,”葉永甲說道,“濟南我是呆不住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葉永甲獨身去了馬廄,解開馬的繩子,自己跨上去,將馬鞭系在腰間,便自偏門走了出去。他將馬鞭攥在手裡,不時抽打著那馬,想要加快腳步;他最終也絕沒看那片府邸一眼。

    出了濟南後,葉永甲才發覺自己並無頭緒。該向何處?他抬頭看著沉寂的天際,天空好似漸漸往他的頭頂壓來。他思索一陣,最終也只好放棄,只有漫無目的地走去。

    為了快捷,葉永甲從大道拐到小道,路很繁雜,他只得從馬上跳下來,拽著那匹馬步行著。穿過一段較窄的山路,腳下的道路也愈加平坦,慢慢看見遠處閃出一片平原。他本想著此時上馬乘行,可當一條腿剛搭上去,便突然驚錯地看著前方,愣站在原地——那裡忽群聚起一眾貧民,都身著土黃色的舊衣;有不少走不動的,面有菜色,躺在路旁,頃刻很可能便葬身於此。烏泱泱的擠在那裡,竟如一條蜿蜒的長蛇!

    他起初還不敢相信,爬到近處的坡上看真切後,心裡著實有些吃驚。這些是流民。數千的流民。葉永甲確信無疑。他曾有幸在戶部閱過戶籍冊,計天下流民不過五萬,可如今在山東一地便親眼看見上千人。這讓他頭腦有些發懵,事實在這裡被混淆得難以辨認;他很費解,同時也並不覺得多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