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

    “在下銳意改革,首要便是輕減賦役,這朝廷雖口口聲聲言稱輕徭薄賦,然一旦朝廷有急,則大肆盤剝。此天下之生計,歸於京師,百姓無自主之權,由朝廷取用無度。百姓不堪賦稅,便棄田而為流民,官府計流民五萬,如此下去,何止五十萬!”

    此話一出,眾人皆喧嚷不止,葉永甲也在心底暗暗為他擊節叫好。

    “故據某之計,朝廷當立‘量入為出’之法,以節國用,一不致貪汙橫行,二不使盤剝無度,真正良法也。人或言立法如此,待年長歲久,則廢弛矣,故在下有一番新見解。”

    他踱著步子,人們的目光迅疾地追隨著那腳步。

    “乃於各地修建書院,使書院招納有才之士,官府若欲行一事,則由書院核判。此在下之所思書院制度也。”

    ……

    葉永甲在臺下聽他講了許久,勁頭卻一直不失,其中也並無停頓遲疑的時節,能看出他為了這番講演真是下足了功夫。

    “汝等百姓若有一人信吾志向,則不負吾此一番大論;我之志也,乃是盡九州之百姓,皆知新政,皆能啟智,則國之清平,一鼓而下矣。”

    言畢,他吞了一口口水,朝眾人一作揖,往戲臺下走去;眾人則山呼海嘯般齊聲叫好,葉永甲不免也附和一聲;他本想跑上去叫住他,但在人堆裡被擠得難以上前,只得和寇中退了出來。

    衛懷回到府裡時,天色將將入夜;他忙了一整天,有些乏困,當即進了屋,叫奴才拿過衣服。

    “大人,天還亮的時候有兩個人遞了封信,說一定讓大人看看。”那奴才捧著衣服走來,衛懷順手取過,“叫什麼?”

    “姓葉,叫做……好像是永甲。”

    衛懷把衣服套上,“我倒真教過這個學生。拿來我看。”

    那奴才出了屋,衛懷便坐在床邊修理鬍子。

    “大人您看。”

    奴才將信拆了封,把紙放在桌上;衛懷用手壓了壓,拈著一個角兒,慢慢看著:

    ‘濟南葉永甲拜南京國子監祭酒衛懷:先生濟民拯世,曩蒙教誨,欽伏雅論,如坐春風。雖師之三旬,亦若過聖人之門,深有大益。今權居南京,不知先生之往,尋而莫得,幾近焦然。幸先生宣講於市,餘詢之,得先生所在,乃投書至。候先生晚歸見書,則請選日一敘,則大善也。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