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

    趙授笑著點頭,再看那玉,確實變得晶瑩剔透。“多少錢?”

    “八十兩銀子。”

    “八十兩!?”趙授大叫道。

    他又搓起那塊玉,猶豫起來。

    “若知縣不願出錢,這塊玉恐怕幾日就賣出去了。”商人好像頗為此可惜,深深地嘆了口氣。

    趙知縣遲疑半刻,終於狠下心來,一咬牙:“拿銀子!”

    身邊的奴才趕忙跑向裡屋。

    “葉爾羌產的玉,你如何拿到手的?”他不免還有懷疑。

    “呃……”商人腦子一轉,“我在京師採貨之時,看見西域商賈在市賣玉,一見此等佳品,便乾脆買下來了。”

    “那應該早賣出去了才是。”

    “那時小人一直不捨得公之於人,今日因要購置田產,便四處尋人求賣,這不正巧來到您府了嗎?……”說話間,他偷偷瞄去趙授幾眼,心沒了底,恐怕他又不肯買了。

    趙授雖心裡提防,但又尋思機不可失,聽商人說得也合情理,便取過下人拿來的一包銀子,稱了稱,整八十兩。

    商人笑眯眯地接了銀子,向趙知縣道了謝;趙授令人送他出去,自在府裡踱步鑑賞那塊美玉。

    他終歸還有些不放心。正巧有幾位朋友自別處而來,他設宴招待,幾人便在宴上胡吃海喝,趁閒聊的時節,趙授掏出玉來給一位懂玉石的朋友一看,那位說:“此乃是品質差的仿物,約莫三四兩銀子的花費,哪裡需要八十兩?賢弟倒被他詐了。”

    趙授聽罷,腦袋裡嗡嗡作響,氣不打一處來,臭罵了那商人一頓,當著眾人的面狠狠摔爛了玉。還不夠洩憤,他又與眾人牢騷幾句,才算罷了。

    可八十兩銀子卻是一時半會兒撈不回來了。他本想著為了此玉省吃省喝也不打緊,但如今一遭坑騙,他便火冒三丈,說什麼都得把錢掙回來。

    他隨即想了一個妙法,買通了往來陳州偷賣私鹽的鹽商,保著他們在西華不受官府之禁,縱其行賣低劣之鹽,自己則大收暴利。但西華又不是富庶之地,估算一月下來,不過三十兩銀子,著實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