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一)

    “我做不到。”衛懷語氣剛硬。

    “衛懷啊,我念你是夷光公的兒子,特來跟你商量。如換了別人,我早撤了他的官不是?”知府又溫和起來。

    “知府大人,我不怕丟官,我只能說一句話:我做不到!”衛懷露出那一對銳利的目光,氣勢逼人。

    “好,好。”知府一甩衣袖,“你有本事繼續幹下去!”他鼻子裡‘哼’了一聲,走到裡屋去了。

    “知府大人,我為您獻上一句肺腑之言:我朝雖還富足,可已有中衰之象,如不革新法度,則久之,天下必亂無疑!您身為一方大臣,應當想想長遠大計!……在下告辭。”衛懷不指望知府再有任何的回話,直朝著衙門外走了。

    他從大堂上下來,那些鬧事的民眾霎時沒了動靜,就連那些手執棍棒的官兵都停了下來。

    他們都用同一種眼光——敬仰,靜靜看著他。

    衛懷掃視了一眼蜂擁的人群,撐著柺杖繼續前行。

    人們都為他闢開了一條寬闊的道路。

    衛懷一瘸一拐地走著,走得很慢,半天才走到這條道路的拐角。

    “你們!”他突然止住腳步,挺起胸膛,“凡敢為不平之事而抗爭者,都是錚錚鐵骨的漢子!”

    說罷,那拐角處只剩下一個蹣跚的影子。他的身後又鬧將起來,聽著那些民人口裡說:

    “衛祭酒說我們做得好!”

    這樣一個南京內外知名的文人,竟不聽勸說,公然助長刁民們的氣焰。這是哪個為政長官都不會允許的。知府因此氣昏了頭,便叫下人備上車馬,即去建康王府向萬和順討要說法。

    王府緊挨在皇宮一旁,而南京又極其大,故知府在城裡繞了有半個時辰,才趕至皇宮正門那裡。說起這南京的皇宮,乃是先朝之國都,本朝的君王見宮殿巧奪天工、富麗堂皇,不忍毀之,便以為行宮;此後世世代代俱沿用此策,至今已有百年之久了。

    於是知府自正門向西駛去,約百來步,方看見那座王府。他叫車在此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