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

    那夏元龍站在臺子中間,清咳一聲,在晴藍而涼爽的天空下,面對著數以千計的百姓,他喊道:“眾百姓!衛先生因抨擊弊政,陷於囹吾之中,你們可都知道?”

    “都知道了!……”臺下雖然混著一些雜聲,可這句話還是異口同聲地喊出來了。

    “好,”夏元龍又抬高了聲調,“我就不明白了,衛先生作為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難道不應該對法度有所見解嗎?可卻因此事入了獄!試問偌大一個南京,莫非容不下出聲反抗的人?!”

    “是啊!是啊!”底下的百姓躁動開來。

    “那看來這官府中有抱殘守缺的人,有一位阻礙我們討還權利之人,這就是我們的知府大人!南京知府!”

    臺下喧譁雷動,也不怕驚擾到官府的人。楊懷繩倒是一驚,想不到他竟如此毫無畏懼。

    “這位知府大人,你們看看,給你們做了哪些好事?其自上任以來,兼併不抑、民生不改,除了堵眾家之言,你們細想,可有一二可稱之政!他們視我們為奴才,將我們貶至一文不值,那何不讓他們看看,你們都是有骨氣的,是那種不可輕易惹怒的傲骨!”

    說罷,臺下的百姓齊聲叫道“好”,在一片的歡呼聲中,紛紛擁簇著夏元龍從戲臺上走下來;他的眼神裡滿是一往無前的神氣,站在眾百姓的正前方,如同一位征戰沙場的將軍,帶領他們朝知府衙門行去。

    楊懷繩卻忽然從中脫身,有人疑他欲作‘逃兵’,急攔住路問道:“楊先生難不成想跑麼?”楊懷繩堅定地搖搖頭:“我是要去買棺材。”於是,他也不作解釋,便在人頭攢動中隱隱離去。

    這隊伍真可稱上氣派。他們聚集起來猶如一條遊走的巨蟒,從戲臺那裡穿過大路,沿著小巷,各家各戶都聽見了窗外氣勢磅礴的抗議聲,幾乎傳遍了半個南京,才在知府衙門前停了下來。

    “把衛祭酒還回來!”一些百姓叫道。

    衙役見他們每雙眼睛都怒氣騰騰的,數千的目光投向這裡,無論何人都會因此而戰慄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