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

    “夏人英!”

    楊懷繩大步追上去,喝道。

    “你過來!”

    楊懷繩一扯他的衣服,夏元龍反手按住他,回過身來說道:“你先靜一靜!”

    “他這擺明不讓衛賢弟出來!你為何還怕了呢!?他要還是死不答應,你叫我再往棺材上撞不行?”

    “你別說話!”夏元龍著實氣得不行,急嘆了一口氣,“你還真想進棺材麼?要救人也不是如此救法!”

    “那你鬨動百姓去衙門幹什麼?”楊懷繩喝問。

    “我本想借此唬一下官府,可他們竟不為所動,我能怎麼辦?我難不成要拆了衙門?造反?我告訴你,太剛硬了也沒好處!你以死相拚,一次還可,真把他們逼急了,你看能幹出什麼好事來!”

    “我……”楊懷繩一跺腳,搖了搖頭。

    “不管如何,反正你出的計策每次都不好使!”楊懷繩繼續說,“你叫衛懷寫了封信,他進了牢房;你拉來百姓向官府大張旗鼓地抗議,事情不還是沒辦成!”

    夏元龍默默地抓著衣襟,沒有回話。

    “這下好了,你總不能去王府向王爺喊冤吧?”

    夏元龍猛然抬頭,好像省悟出什麼來,驚愕地看著楊懷繩。

    楊懷繩一愣。

    “你先回國子監,”夏元龍拍拍他的肩膀,“此事只元龍一人足矣。”他安心地笑了笑,楊懷繩也不知其緣故,怔在原地,看他往淮清橋的方向跑去了。

    夏元龍果然去的是淮清橋。他在橋下兜了半天,找不到路,於是見人便問:“您知道戲班子在哪邊開?”

    可大多都是平頭百姓,哪來的錢專門請戲班?故俱推說不知。夏元龍正在苦惱之際,忽望見河對岸有座廟宇,想道:這可是戲子的老郎庵?便快步從橋上過去。

    他撥開人群,走到廟宇前,匾上的確是三個大字:‘老郎庵’。這老郎庵是戲子們議事之所,凡需商量的時刻,便共在此聚集。今日正趕上祭拜“祖師爺”的日子,因而廟外人山人海,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