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一章 請政、洩機(一)

    “我也不想說,可情況就是如此:我們此前耗盡的多少心智,到頭來除了換得百姓的擁簇,書院別無一功。”衛懷將茶盞慢而重地放在桌子上,半晌無言,悵然若失。

    “那還改什麼革,開什麼書院呢……”楊懷繩一拽衣袖,內心極度地失望。

    他二人竟都開始悶坐著。天氣也忽轉陰沉,陡時烏雲密佈,周圍被灰白的暗色籠罩著,降下幾滴雨來,凝固住了這沉鬱的氣氛。

    夏元龍卻不然。他站在廊簷外面,雨珠劃過他堅毅的面龐,他面朝那兩人,第一個打破了寧靜:

    “就算我們一事無成,也要把這條路走到底!他們費盡心機地順從我們,那便是他們的恐懼在作祟!我們身後擁有萬千百姓,他們如視神明地看著我們,既如此,何必要在此刻沮喪?”他踱了幾回步,“及民兄說的有道理,我們的改法皆是隔靴搔癢,動不了他們的一根寒毛,那現在就上廣思壇!我們把百姓都叫出來,將南京的文人儒士們都聚集起來,直接要求萬和順在南京施行書院制度。”

    他在淒冷的細雨中目光如炬,活像點燃了一顆閃閃的火苗:“讓他們瞧一瞧,我們的傲骨當不了狗養!”

    他的喊聲格外響徹,震天動地。

    衛懷的心情仍在谷底,可楊懷繩已經重振了雄心,他此刻興許也忘了計較書院制度的事了,遂起身一拉衛懷:“去廣思壇!我們召集百姓!”

    “慢著,”衛懷一擺手,“這只是徒勞無功罷了。”

    夏元龍懷疑地看著他。

    “怎麼叫徒勞無功呢?及民賢弟,這真是事關重要啊……”楊懷繩推了推衛懷,勸道。

    夏元龍走到躺椅跟前,推開楊懷繩,用尖銳的目光注視著衛懷:“你難道要把我們都捨棄不顧了?別忘了我們是因何事聚在一起的!你這麼幹不僅相當於撂挑子,還背離了你的志向!”

    衛懷不答。

    “那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望著你,希圖你有所作為呢!百姓乘著你的船渡到了中流,你卻把他們都掀進河裡,看著他們掙扎……你是這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