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一章 請政、洩機(五)

    “他知道柳鎮年的情況麼?”萬和順問道。

    “那廝絕對不清楚!”蔡賢卿慶幸自己終於不用扯謊了,如同出了一口惡氣,咬著牙說道。

    “他這算撿了一條命……不然此人斷不可留了。”萬和順從鼻子裡哼出幾聲陰笑。

    “這廝真沒臉見您!您容忍著他在南京搞那些胡改八改,已是寬宏大量!沒想到這忘八端……”蔡賢卿奮力的討好著王爺,大罵起來。——他能有超然物外的見識,也就會有比任何人都卑賤的時候。

    “好了,好了,我們知道就行,不跟他一般計較。”

    “戲……還演麼?”

    “演呀!”萬和順兩掌一拍,“讓衛懷知道是本官《得信》,賢卿《誑告》,他這一出《寇間》又不成,叫他自去《駭變》罷!”他這方才敞開心懷,大笑起來。

    衛懷因此苦等了三個月。他仍不見朝廷有一片回批,當然極其納罕,往蔡寓處寫了封書,欲問問奏書這事。蔡賢卿因整日繁忙不堪,幾乎忘卻此事,今見衛懷來問,一拍大腿,趕忙琢磨怎麼圓回來。不過辦法一想就通,他便以‘雖遞到了朝廷,但約莫是石沉大海,皇上不曾閱見’為由,準備草草回了他。不過蔡賢卿還是心懷愧疚,便抽出一個時辰來,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鄭重地回覆過去。

    衛懷也只道是這個緣由,一聲嘆息,悲慼萬分。

    夏元龍得了消息,亦恨自己一計不成,愧為盟主之輔弼,頗有‘內不能制懷繩,外不可敵和順’之嘆。

    這期間衛懷一事無成,俱被挫敗,文壇內因此人心惶惶,形勢忽變得波譎雲詭。心向楊懷繩的‘楊黨’又東山再起,兩派爭執不下、內亂迭生——這是衛懷從未經歷過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