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

    葉永甲深知此乃萬和順的意思,亦不敢真心降罪,見他已認了不是,便道:“下回再犯,絕不饒恕!”

    “是,是……”尚書拿衣袖擦了擦冷汗。

    “魏衝,”葉永甲道,“你明日跟著這位尚書開倉濟民,先把流落的百姓安置起來,順便探查一下災情,報來衙門。”

    ……

    “誰想到這廝竟如此不通情理,非得要探查個明白……”

    魏衝偕同著工部尚書、侍郎等官,被十來個官軍護衛著,走進一個廟宇之中,見廟外都支著清一色的牛皮長棚,裡面有好幾個拿著蒲扇的漢子,正盯著一鼎大鍋,鍋裡面正煮著稀粥,往外冒出熱乎乎的白氣。

    工部尚書走在前頭,問道:“你們在此處幹什麼?”

    那些人聽了,趕忙從棚子內出來,納頭就拜:“我們都是大人請來賑濟那些災民的。”

    尚書點了點頭,在眾人的簇擁下拿起擱在鍋旁的木勺,舀了舀粥,見這粥米異常乾淨,便滿意地說道:“好,好……既如此,你們好生看著鍋,就不打擾你們了。”

    工部尚書離開此地,又往前走了走,見幾個正在熬藥的郎中,又問了幾句,都是無關緊要的寒暄。

    “還有何地置了這賑濟之所?”尚書回頭問侍郎道。

    “蔡賢卿讓出了老郎庵供災民暫住,還約有三處廟宇,均設以賑濟。”

    “賑濟災民的錢從哪出?”魏衝問了一句。

    “當然是庫銀。”尚書無奈地搖搖頭。

    “這得花多少錢哪?”

    “我想想……”尚書撓了撓頭,“大概六七十兩。這倒不算大錢,日後若再挑浚內河,怎麼說不也……”

    “少則千把兩,多則五六七千兩也。”還不待尚書細算,侍郎便脫口而出。

    “這麼多銀子,也是辛苦你們工部了。”魏衝嘆道。

    眾人走入廟來,“秦淮河那邊兒的水勢可輕了?”尚書問。

    “河水氾濫,前些時候陸地上都能行舟;如今雖說好些,然而這水還有一尺來深,大人暫且不必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