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

    出了這事之後,胡契才覺得,自己對這些心腹梯己們根本下不了狠手。他便不敢再著手所謂‘頂替’這方面的事了,每日只找幾個像模像樣的藉口,向萬和順那邊兒推託,也作為一種委婉的抗拒方式。這叫王爺很為頭疼,但在此緊要關頭,又不能自亂陣腳,只得暫將此事擱置下去了。

    過了幾天,萬郡王仍不見胡契有改悔的意思,便愈感惱怒,以致於最終都坐不住了。

    葉永甲在衙門裡罕見的接到了萬和順的命令。上次是什麼事來著?他拈著公文的封皮想,約莫是請他赴宴的那次。

    準沒好事。葉永甲提心吊膽地揭開公文,粗略地看了一遍後,每一根神經就都緊繃起來,表情一點兒也不輕鬆。他皺著眉毛,似乎在細細考慮,轉身倒在椅子上,飲口白茶,緩解著雜亂的心緒。

    這封信不過簡簡單單地寫著,萬郡王要親自去給衛懷贈一塊功德匾,叫知府儘快安排;另外,還要求他知會吏部一聲,給衛先生增俸。

    但就是這短短的兩個命令,卻讓葉永甲回味無窮。雖然在外人看來,他在其中的作用微不足道,但葉永甲本人還是想盡全力遏制黨爭,避免結局走入萬劫不復。

    他首先自問,萬和順緣何要在這個關頭見衛懷,還需勞動‘親自’二字?

    衛懷是第一個為裁吏而上書的人。葉永甲的眼珠迅速地一動,說明萬和順只有這幾個目的:其一,拉攏衛懷的思和書院,為自己鞏固勢力;其二,覺得現在的局勢需要進一步變化,讓作為發起人的他再次上書。

    但拉攏衛懷卻非常困難,畢竟那是個軟硬不吃的人中豪傑,還有夏元龍這樣意志堅定的謀士,萬郡王如此精打細算,必不會白費功夫。

    這般,便只有一條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