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

    “放屁!”一位閒客怒罵,“你先跑去東書房,殺完人再躲進茅房,應該也有時間罷?”

    知府和師爺竊語數句,急用拍案來阻止爭吵:“好了。”

    “我意已決,嫌犯當斬!”知府高掣紅頭籤,旁光一掃按察,按察副使點了點頭,籤子清脆落地。

    梅縣丞兩眼發白,暈翻在地,被衙役兩隻手扶住。

    不到片刻,他睜開眼睛,不顧衙役的拉扯,衣服拽爛了大片,快步爬到知府面前:“大人,那些人說了謊!有人背後指使!背後指使!”

    知府慌要閃躲,衙役們就把梅縣丞架下去,扒下外衣,取兩面木枷釘了。

    師爺寫成一份狀子,遞與知府,知府宣讀道:“本案之情繫以查清,犯人梅縣丞因與死者呂繼壽素有小怨,故於泰州陳府大婚之日臨時起意,實施行刺。犯人在宴上為知縣喚走,死者信步至東書房,會梅縣丞歸,見而殺之,遂匿於茅廁不敢出。及事敗,人所共疑,縛之公堂,以乞償命。幸天理昭昭,報應果還,終致戴枷披鎖,褫奪職祿。罪惡不容,誅以逞義!”

    在堂外一陣嘈雜的喝彩聲中,梅縣丞在白紙上畫了押,看最後一眼公堂,被拖下去了。

    他此刻如果會反思,儘可以反思自己是如此的謹小慎微,又那麼想把權勢握在手中,不僅寸功為立,反成為他死亡的推手。

    呂正甫捏著拳頭,本想看他在大庭廣眾下問斬來著,但聽說定了斬監候,便帶著奴才們穿過人群,準備殺犯人時再來。可那是明年的事情了,法場上梅縣丞的頭顱落了地,但卻找尋不到呂老爺的影子。

    “老爺,過楚子來儀徵了。”

    一個奴才匆匆進屋報道。

    呂正甫仍是一副哀容:“恐怕是為選葬地來了。”

    “這可不能讓他進來!”

    呂正甫嘆了口氣:“我因老年喪子,單有一個女兒在外過活,後繼無人,將來必託付產業與親族子侄。外地、本地的小商人恐怕別人家接上來,分不得一碗羮,便和我們淡了;呂家日趨中衰,哪有力氣攀比過家?只求兩家和睦,就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