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

    封大紳眉毛一抬,猶豫片刻,也順手拿了杯茶,笑道:“這麼重的擔子,我可撐不起。”

    “總得有人接手不是?我們要讓同知大人交得安穩,不用老掛心上。”文忠道。

    “這新升遷的官怎麼樣?”

    “他本人與過員外熟識,凡其所親善者,過員外也多與之交結;他在公務上則講究田政,說來也正是時候,朝廷快要搞清丈了,田地要加緊整治。”

    封大紳越來越輕鬆了,在這空隙間就喝了三杯茶:“您說的這人不錯!不錯!”

    “可是,”封大紳抱有歉意地笑了,“過員外為人冷淡……”

    文忠擺擺手:“非也。此人若接替同知,反而比過員外高了,他身邊的人,員外定會安排周全。”

    封大紳聽罷,倏然站起,恭敬地作了個揖:“封某將全力襄助,君勿疑矣。”

    文忠藉著封大紳的名義,委一位衙門的書辦帶些好禮,就言‘封鄉紳欲與大人商議陳縣令升遷之事’,徑往揚州同知的宅第。

    安排已定,文忠卻還覺得此事沒有十拿九穩。他在這關鍵的一環不能鬆懈,思前想後,終於敏銳地抓住了一點:他不能全憑封大紳的身份去做事,必要將自己的看法從旁挑明。

    鄉紳這類人物畢竟權力有限,同知斷不會貿然給這種人交權的;可若這位大人明白陳同袍的後臺是染坊的過楚子、賭坊的文忠,那麼他便能心滿意足地金盆洗手了。

    他只好現想了個簡單的法子,即令人去染坊拿幾匹染好的綢緞,權作送人之禮。賭坊的人來了,染坊那邊管事的並不介意,任其選了幾匹上好的綢緞,拈根草似的拿走了。

    這書辦捎帶好東西,到了同知府前,跟著看門奴才從正門過,見了同知。

    書辦行過禮,拱手獻上那幾匹布:“在下受封大紳的指派來送這點東西。因前幾日您辦壽誕,他並沒去,故以此物彌補。”

    同知著奴才接布來看,卻是花紋多樣,摸起來又滑又順,極為上品。

    同知又端詳一遍,知道這是過家專供達官顯貴的,封大紳絕弄不到這樣的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