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

    姚效古摩挲著帽頂,猶猶豫豫地走過去。

    “你們進,”姚效古扶著門板,看看眾人,“這種事我也不好打頭陣。就說‘姚先生帶我們來問的’,若情況有變,我即會來。”

    這群人也不好在他面前多言,便都點了頭,徑闖入屋。

    夏元龍坐在桌前正寫著字,聽見腳步聲急促地作響,筆頭略一停頓,墨跡都花了。

    “什麼事?”夏元龍把紙放在一旁。

    為頭的書生應付式地行了禮,然後說:“夏院長,水亭如何拆了?那東西也不礙人眼睛,留著也好一舒雅緻……”

    “書院乃我等同僚議事之所,不宜遊山玩水。”夏元龍板著臉。

    那人氣得笑起來:“整日管甚麼書樓,算何要緊事!”

    夏元龍將筆一撂:“說吧,誰讓你來的?”

    這些人毫不慌張:“姚先生叫我們討個說法,望院長明察。”

    夏元龍起初不信,門外卻悄然來了一聲咳嗽,叫他有了絲緊張。

    “事關大局,任何人都不能隨性。”他仍舊固執己見。

    那些人激動地搖搖頭,為頭的甚至‘啪’地拍了桌子。

    夏元龍猛然抬頭,眼睛像簇簇的火苗,盯得他很緊。一推他的胳膊:“拿開。”

    那人恐慌地低下頭,慢慢將手移開。

    “好吧,”夏院長冷冷地說,“你們回去,待我想想。”

    看樣子他們是勝利了,但沒人高興得起來,他們畏畏縮縮地退下,從屏風後聽見夏元龍說了這樣的話:“我不會需要他們這類人……”

    夏元龍叫了管賬房的人過來。

    這位仁兄身穿青布衫,黑色的長褲,踏著暗藍色的靴子,叫做王鎮圭,字晉圭,舉人出身,身管蘇州鹽課。其生得臉形圓闊,長眉高鼻,體型顯得胖些,唯有眼睛深邃。他辦事有條不紊,氣性十分平和,就算有人在他面前罵得唾沫飛濺,恐怕都不會有什麼反應。

    他在書院被圍期間,也是那些人中的一份子,不過未曾向院長自告奮勇、表現一二,所以在人群中並不顯眼。夏元龍認識他是在此之後了,那時賬房缺人,查名冊見有一個管鹽課的,便緊急調過來用。卻正因此舉,才歪打誤撞發現一位人才,他只用一副算盤,便將賬簿理得井井有條,叫夏元龍不住稱羨。爾後發俸一事,把銀子全都發付得明白清楚,竟無一人來抱怨給得差了。院長更高看他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