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

    他一連幾日都愁眉苦臉的,頭髮還散亂著,鬍鬚上灰塵遍生,面目極為頹喪。

    “同知,坐下?”知府用冷眼一瞥他。

    “不必了,”陳同袍謙讓道,“下官有件事要問您的看法。”

    “說。”

    “過家,就是那染坊的掌櫃過湘人,要開一所當鋪,您要準的話,就讓他們去拿當帖。”

    知府眼睛一瞪,大罵道:“他媽的,這過家昔日怎樣討好本府,如今見我失勢,一個個都滾了!你說他們這幫東西滾到哪去?滾到鄺昌腳底下,三拜九叩當奴才當得可歡呢!現在又要開當鋪,讓我給他們領當帖……呸!這過家獨霸一方、無法無天,如今整治一番方好!陳同知,你還要替他們跑腿,你也要投柳黨?”

    陳同袍斂著手,閉口不言。

    知府突然變了一臉慍色,大吼道:“好!好!你不說話了?你真是這麼想了!”

    陳同袍又低了頭。

    “吃裡扒外的貨色!”知府氣得踹一腳桌子,指著陳同袍的頭,唾沫橫飛:“當帖?當帖在巡撫那兒批,你願去就去,我管不著,別忘了給你那柳黨主子獻殷勤!滾!”

    陳同袍也不回嘴,默默地轉過身,朝衙門外走去。鑑於知府的大發雷霆,作為副手的他也不便行事,故給過府的答覆是‘再等兩日,當帖一定送來’。

    較江都的暗潮湧動而言,儀徵實在是安寧之地。呂家在這些不緊不慢的日子裡漸漸恢復聲威,不僅當鋪又開了幾處,小商人們亦都來依附。

    呂正甫一點不關心外地的事情,他喪子之後,行事總有些遲緩,講話費勁,耳朵更聾,故平日只問正事,懶與外人閒談了。

    今日他聽說過家的人又來,便一字一頓地問:“還、還是過楚子?”

    “過楚子?”稟告的奴才哈哈一笑,“那廝都死了幾個月了!”

    “死了……”呂正甫激動地咳嗽兩聲,家人攙扶住了。

    “這番是誰來?他兒子?”

    “那廝不得好死,又斷了子孫,哪還有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