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

    這管家心中直突突地跳,愣得說不出話來,竟叫這知府奪了那批好的呈子。

    知府拈著紙,用眼睛掃過一遍,便將批文扔回他的手裡。

    “大人,知縣有批當帖的權力。”陳同袍冷冷地說。

    知府這回不願與他鬥氣,反而心平氣和:“這倒不假。但吾既為揚州之首,對於當稅之事自須慎之又慎。陳同知,請你且回宅邸,待本府考慮周全,再派你來取批文,如何?”

    管家還要辯上幾句,陳同袍卻堅定地離開書房,走到門口,向他一招手:“管家爺,走吧。”管家嘟囔一嘴,亦隨之離開。

    知府雖順利壓下了呈文,但感覺瀰漫在空氣裡的並非是歡快,而充滿了恐慌與不安。一種深深的不安促使他下了一個命令:“各房需緊盯陳同袍近日行蹤,如有異常,旋即上報。”

    過湘人到達了江都城。他原本幻想著陳同袍替他攬下一切難事,可惜事與願違,他匆匆回到府內,聽管家說了來龍去脈,才知道,陳同袍對此無能為力。

    “這知府不能再留了……”他發出的感嘆很是危險,“只有聯結鄺昌,方能撼動知府之位呀。”

    管家趁機進言道:“目前局勢瞬息萬變,陳同知身為知府之副,必有真知灼見,不如請他再來府上,問其可有門路。”

    過湘人正欲答應,忽然想起一個人來,忙說:“慢著。若論找門路,不少官員還得求一個人。”

    “誰?”管家好奇起來。

    湘人用手指在牆上比劃了個字,管家心領神會,兩隻眼睛一溜:“我這就去請!”

    “你們這麼快就想動手?”文忠和湘人作過揖,隨即坐下。

    “文大哥,先發制人,此良策也,”過湘人道,“望您能指個門路,和巡撫能搭上話的門路。”

    文忠是巴不得開不成當鋪的,但知府那裡起了‘殺心’,江都又危機四伏,大勢已不可挽,怎能再去計較這些。便直說道:

    “文某不說廢話,就這麼跟你講,這鄺巡撫在這兒找了不少表子作樂,其中有個半掩門,家住太平橋邊兒,與鄺昌最為要好。如能求她在鄺巡撫耳旁說說,保你過家不受知府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