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一)

    奴才後退兩步,彎腰行禮:“實在不可呀大人!如不遵命,必有抗命之嫌,您還是別回去了。”

    胡契轉過身,嘖嘖兩聲,“好吧,我照做。”

    書吏被鄭師嚴引至陸放軒的外書房,見罷陸放軒,寒暄數語,即言正題:“您聽說王翰林要解京師問斬了嗎?”

    陸放軒登時嚴肅起來:“前時還以為罷官了事,怎鬧成這般田地?”

    “不還是柳……”奴才臉上做了個怪模樣,不敢接著說了。

    “萬郡王沒反應麼?我記得人散後,他有些生氣。”

    奴才看他接了話,自知成功了八九,便笑呵呵地答道:“這是當然。郡王以黎民社稷為憂,凡國之志士誰人不怒?”

    “郡王尋我何干?”陸放軒問。

    話漸投機,奴才便不避諱,大膽說出來了:“清君側。”

    陸放軒身子稍震,然後捋著鬍鬚,頻頻搖頭。

    “陸大人,唇亡齒寒,古往今來之固理也。今斬一翰林,復斬一尚書,日後必然斬至越府頭上,您不會不知。”這奴才道。

    陸放軒這才浮現出一絲笑容:“你這奴僕聰明。回稟你主子,在下願就此義舉。”

    在危急關頭,二公的意見竟出奇地保持了一致。他們也許將宿怨真正拋棄了,讓這次的聯手愈加穩固似的。

    但不著急,他們還要決定日期。通過散朝那一短暫的閒暇工夫,二人先後幾次密談,都不曾引起柳黨的注意。最終將日期定在了四天以後,並且決定出了一個周全的計劃:天晨,陸放軒赴城外營寨視察;約午時末,動員萬府軍兵;約未時初,調撥宮內守兵、城上官兵;直到亥時初,帶兵湧入府邸,假託聖旨,誅殺國賊;子初,收拾殘局,安撫軍心,處理柳黨諸人。

    陸放軒打道回府,鄭師嚴從裡面迎出來,二人走進屋內,奴才給掌了燈。

    “萬和順讓我在城外乾等,”陸放軒脫下錦袍,“等他城裡舉了火來。”

    鄭師嚴沒覺出他有抱怨的意思,反而深表贊同:“我們的兵大部駐紮在城外,您託視察之名,前往動員,晚間內外夾攻,豈不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