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

    “萬黨這不怕死的,竟派人探我軍情,”柳鎮年聽了小太監的話,登時起身,“正好把那廝抓了,逼他供出萬和順造反的實據,萬黨一個都跑不掉!”

    晏良正要勸些什麼時,忽見司禁呂迎山匆匆跑來,他把小太監推去一旁,向前一跪,歡天喜地般說:“萬黨已把各路兵馬的人都撤了!”

    “撤了更好!”柳鎮年捶了捶胸口,“萬和順這是投降了。本官的意思是趕盡殺絕,將萬黨一網打盡,你們兩個看怎樣?”

    晏良這時說話了:“在下以為不妥。”

    “嗯?”柳鎮年和呂司禁幾乎同時發出疑問,目光看向這位‘謀主’。

    “萬黨既然撤兵,我們找他的證據難了。如果強用嚴刑拷打之計,不但得罪萬黨,還會令陸黨心生不安。如今陸已投誠,正可放萬和順一馬,使兩黨爭個你死我活,將軍於中挑撥離間、隔岸觀火,可能更妙。不然狠毒太過,再激起這樣的舉城之謀,我們可吃不消。”

    柳鎮年恨不得立刻殺淨萬黨、重掌南京,自是對此言大為不滿,然再思之,還是以長久之計為佳,便掃興地搖搖腦袋:“算了算了,你說的對!那太監,告訴沈總管,那萬黨想和皇上說什麼便隨他說!”

    心腹如願以償地進了所謂的‘行宮’。他走至過道,見四壁昏暗,看不清道路,連陛下在那兒坐著都不知。

    正當他前進時,被背後一個肅穆的聲音喊住:“停下,朕在這兒。”

    心腹調轉回頭,仍不見皇帝的蹤影。

    “朕在這兒。”

    在暈頭轉向之際,他這回終於辨明瞭——原來皇帝在南面那間房內,而房門卻輕掩著,不曾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