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

    “陸賢弟,你這後半頭的話實為妙語,前半頭的話可差了,”萬和順哈哈大笑,“還有一個衛先生呢。如無衛先生,誰又肯辦什麼裁冗?這是他的功勞。對了,今日還要談談書院問題,希望賢弟也抱著此等信念,為萬某說話呀。”

    陸放軒可不知道他還有這一出,然而並無當做什麼大事,只是付之一笑:“這是當然……”

    二人齊步走進行宮,皇上已從寢屋移至議政‘殿’上,擺下屏風,兩側各置了張太師椅,皇上在後面伸了伸手,命二人坐下。

    “二卿共來見朕,有何要事?”皇帝的聲音較為疲倦。

    “陛下,”萬和順起身道,“臣與越國公欲奏言南京裁冗之事。”

    “講。”皇帝說。

    “因南京久設陪都,人員冗雜,多養閒人在內,空吃餉銀;其中魚龍混雜、難以明辨,奸吏借勢漁利,甚者盤剝百姓,不顧生民,鄉間益怨。故臣等願啟裁冗善政,挽救時局。”

    “可有先例?”皇帝又問。

    “皇上,此政昔日由國子監祭酒衛懷所諫,撤去部分閒官,初見成效;然因流言遍佈、非議嘩嘩,暫止施行。如若聖意有疑,可差人往宮中取當年文書。”陸放軒在旁亦道。

    “不必了,朕信得過二位忠臣。餘下的,你們自己回去商量。”

    “但陛下,”萬和順突然抬起眼睛,“臣……還有一事相告。”

    “那就繼續說。”

    “這國子監祭酒衛懷設有一個書院……”萬和順恐怕皇帝對南京的人物不熟悉,便將衛懷開設書院的始末講了一遍,才開始步入正題。

    “臣以為,書院內有如此多的志士,若只令彼等徒於空談,未免可惜。不如趁著裁冗這個機會,盡罷無能之輩,廣納書院之賢,亦可挽回沮望之民心啊。”

    “陸公以為如何?”皇帝轉過頭來。

    “這……”陸放軒實在難以開口,憤憤地想:‘原來是為了這麼件事!他管著文政,便要把文人都攬到他那兒去,若書院為其所用,我在南京豈不無立錐之地?’他心如刀絞,恨自己沒能考慮周全,便興沖沖地來了,和之前的兵變都犯了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