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五)

    他和太子打好招呼,即與恭昭進了東宮偏殿,殿上卻空無一人。

    恭昭心怯,頸上生汗,轉頭看時,甲士已將大門緊閉,不容再有退路了。

    旁邊的章漢卻神色自若,忙令恭昭坐下。恭昭但覺腦袋裡一陣暈眩,顫顫巍巍地坐了下去。

    章漢笑道:“恭卿平日決斷獄訟,殺人都無懼色,現在怎麼面如土灰啦?”

    “我不跟唐卿說笑,”恭昭驚恐萬狀,“你不是說和太子面議嗎,殿下不見蹤影,總不是騙我吧……”

    “要騙還真不是我騙你,”章漢道,“殿下有言,待吾與公商談融洽了,再出來說話。”

    恭昭知道木已成舟,遂不敢反抗,老老實實地坐那兒問:“不知章御史欲託我何事呀?”

    章漢往脖子上一抹:“我所為誅殺奸黨一事。”

    恭昭一嚥唾沫。

    “近來柳賊遠去南京,城中無人,正可施興復大計。此陛下聖意,太子亦明白,故敢驅股肱之臣,為之拼死。望恭大人能助一臂之力,匡救基業!”他慷慨激昂地勸道。

    恭昭還是十分為難,章漢乾脆拿出另一套詞來:“大理寺手握大權,和我這御史之位差不了太多,柳黨眼饞的很哪。如果恭大人不願起事,早晚得被柳黨趕下臺去,那時,災禍難免降在您的頭上……”

    “那好,”恭昭一攤手,“說罷,您教我幫什麼忙?”

    “這次政變,孫翰林也是一同參加。但晏溫對他真是愈加好了,更準備提拔他進中書;我方才試探於他,看其優柔寡斷,似乎在唸晏氏的情分,這可不行。到時候我和太子在東宮,恭大人負責監視外面的情況,如果斯庸反水,你便火速來援,準備發難。”

    恭昭心想:‘孫惟高和他密謀造反,都免不了受其懷疑;如此脆弱的同盟,能成就什麼事業!可若我嚴辭拒絕,萬一太子政變未遂,抑或賣了唐卿,仍舊坐這個儲君的位子,那我不就與太子交惡了?’

    “您還不答應?我再告訴你,徐王也參加了這次政變!”章漢輕搖竹扇,像是胸有成竹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