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六)

    “哦,好。”王鎮圭便識趣地低下頭,不去與他對視。

    “我本以為你是個本分人,”知府的手指彈著那張奏書,“沒什麼門第,也沒宋知事那腐儒的勁兒。這等事你摻和做什麼?本官可以包庇你,但別人的眼睛也不是白長的,紙終究包不住火呀。你的上進心這時候跑哪去了?”

    王鎮圭連連點頭:“大人責備的是,大人責備的是。可就算阻遏了小人晉升這一條大路,也不能讓大人背口黑鍋,使您再遭受非議了。”

    “此話何意?”知府略緊眉頭。

    “前些天,夏元龍就掇弄朱澈等人密謀,要請設參政書院。小人聞之惶惶,飯幾不能進,臥幾不能睡。俄而鄉紳們來談包鹽之事,我以言試探之,竟多贊同此政,恐不日即來上書。民心既然如此,為防大人難堪,小人便籤了名,到時候治罪問責也有個著落。”

    知府聽罷,反覺得面前這胖子委屈了,露出些憐憫之色:“看來你們這些辦實事的人都有難處,都有苦衷呀。你能為我想到如此地步,本官大受感動!你有經世之才學,自不會堵你升遷的位置,讓你背什麼黑鍋,只管放心。”

    王鎮圭推開椅子,撲通跪倒,磕了三個響頭:“謝府臺大人抬舉!”

    “起來,起來,”知府一掃方才的不愉快,臉上泛起和藹的笑容,“不過這件事官府絕不能服軟,態度自然要硬,免得被那群腐儒看輕了。這並非故意食言,希望鹽課能理解。”

    王鎮圭道:“府臺的良苦用心,在下豈能不知?書院將成強弩之末,朱澈久懷妥協之心,若施之以計,縱使一硬到底,又有甚難!”

    “晉圭速速說來!”知府雙眼放光,已經迫不及待了。

    “南京與蘇州兩家書院,關係並不和諧。朱澈是相較溫和的,打算與官府聯合,壯大書院,故需我在官中斡旋,且別無他人可用。這樣一來,全院安危寄於我身,我略思欺瞞小術,便可誆得他不辨東西,書院當兵不血刃,輕鬆取之耳。”